已建9条预留12条 南京究竟需要多少过江通道

28.12.2016  19:38

        省环保厅26日环评公示,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将于2018年开建,2022年通车。此前南京市交通局就已透露,包括和燕路通道在内,建宁西路、仙新路、浦仪四条过江通道也已开展前期研究。呼应江北新区开发,南京过江通道建设开始“快马加鞭”。

        目前南京已建成9条过江通道,远期预留12条,一共21条。这么多过江通道,规划依据是什么,要不要都建起来?记者采访有关专家。

        江北“相对独立发展”,

        通道并非越多越好

        长江南京段划出一道弧线分开江南江北,从上游的大胜关,到下游的栖霞山,南京已建成过江通道9条,包括大桥四座(大桥、二桥、三桥、四桥),隧道两条(纬三路和纬七路),地铁两条(3号线、10号线)和大胜关铁路桥。南京市规划部门认为,长江自古以来是南京发展的“天堑”,这9条过江通道对于沟通南北交通、城市拥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江北开发作了很好的“铺垫”。

        “跨江通道的规划,一是考虑到现实的交通流量,二是对城市快速路网的支撑。”南京市城交院董事长杨涛介绍说,南京主城外的三桥、四桥、浦仪等通道,既打通了城市外围环路,又串联经行南京的国省道、高速公路,强化枢纽城市的地位;而城内的大桥、二桥、纬三路和纬七路隧道,基本是南京“”字型内环的“放射线”,疏解城内交通,沟通江南江北。

        南京21条过江通道中,有13条桥梁隧道连接江北新区,平均每隔三四公里一条,是不是太密了?对此杨涛解释说,这么多通道目前只是预留,是不是都建、什么时候建,还要深入研究。他个人认为,跨江发展需要通道支撑,但不是越多越好,这样会把江北的交通量都吸引到老城来;另外,江北实现“相对独立发展”,路网也要相对独立,不能“条条大路通主城”。

        跨江通道直抵市中心,

        要防“大象闯进瓷器店

        南京业已部署和研究推进的跨江通道中,多数对接“环射结合”的城市快速路网。长江五桥连接扬子江大道和江山大街,仙新路对接规划中的南京2.5环,从仙新路、东麒路到宏运大道,位置恰好处于二桥、四桥之间,对绕城、绕越是个很好的疏解,沟通仙林大学城、麒麟科技城、南部新城等板块。和燕路通道处于大桥和二桥之间,是纵贯城市的南北大通道,从六合、大厂过江,经过红山路快速通道(待改造)、城东干道、机场高速连接江宁和机场,这条通道2022年建成后,从六合、大厂到主城可节省20公里路程。

        争议较大的建宁西路和汉中西路过江通道,都位于老城范围,连接的都是城市主干道而不是快速路。建宁西路通道是为了缓解大桥压力,可这条通道距离纬三路隧道并不远,从老下关过江,这里回旋余地不大,难以配建道路分解。汉中西路通道距纬七路隧道更近,对接的是城市中轴线:中山东路—汉中路。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说,历史上沪宁高速连接线直抵中山门、冲击老城交通的教训应当记取,这条通道建设宜审慎。

        “我们要让过江通道起到贯通作用,而不是把交通量积压到老城来,就像把一头大象放进瓷器店。”交通专家说,南京“井字+外环”对老城是很好的保护,过江交通应当接到这个快速路网上,可建宁西路、汉中西路对接的城市主干道,交通已捉襟见肘,不能让中山东路拓路砍树的遗憾再现。

        不能把“”押在桥隧上,

        跨江地铁才是“排洪走廊

        和桥隧相比,地铁对南京跨江交通的作用越来越大。统计显示,地铁3号线、10号线两条过江地铁线通车以来,日客流量已达70多万,成为江北居民主要的进城交通。从六合雄州乘宁天城际转乘3号线到新街口,也只需1小时,比开车进城省时又轻松。

        “就像城市不能依赖修路拓路解决交通拥堵一样,跨江交通也不能把‘宝’押在建桥修隧道上。”杨涛认为,地铁是城市交通的“排洪走廊”,也是跨江交通的“疏解利器”。南京地铁3号线设计日客流量百万人次,就算地铁只有1/3、30多万人过江,也相当于饱和通行的五六座大桥了。地铁的另一个好处是投资节省,选址余地大。一条二三十公里长地铁投资100多亿元,跨江桥隧四五公里长至少需要五六十亿元;地铁可以“长驱直入”老城腹地、城市核心区,而桥和隧道避免直通市中心。

        “一方面动员市民多选择公共交通,乘坐地铁过江,少开小汽车过江;一方面要增密跨江和江北地铁网,和主城有机衔接。”南京市地铁指挥部负责人介绍, 2018年南京将续建4号线西延过江,加上规划建设的江北11号线,江北新区将形成“三竖一横”地铁网,和主城“”型地铁网无缝衔接。(顾巍钟)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