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矛盾?去找“大老钱”!

12.08.2015  12:40

  记“最美复转军人”钱鹤飞

  在赣榆区海头镇海前村,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和事佬”——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钱鹤飞。村民们一有矛盾纠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大老钱”。从1988年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至今,这个黝黑的瘦高汉子奔走于乡间地头、渔船码头、市场商户,调解了1900多起纠纷,成功率高达98%,为受害人争取赔偿金近400万元。

  “对别人家事比自家的都上心

  海前村1328户村民,每年最少有100多件纠纷需要调解。只要接到电话,无论时间多晚,他都会立刻赶到现场。妻子闫丽“数落”他:“对待别人的事,可比自己家的都上心。

  钱鹤飞记忆里最棘手的一次调解,是2000年的那次海难事故。那年元旦,海前村一艘渔船被巨轮撞翻,1人死亡、5人失踪,只有船长徐某等3人获救,肇事船只却逃逸了。遇难船员的家属与亲友,全都涌到村部和船主徐某的家中哭闹,并要求赔偿。可船主刚造了新船,尚没有收获就被撞毁,损失了近百万元,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钱鹤飞赶紧劝解遇难船员家属,同时做船主徐某兄弟的工作。为了帮助遇难者家庭,钱鹤飞自个儿抱着个纸箱,在海头镇的商店挨家挨户募捐,连同政府拨付的部分安抚款,平均分给遇难的家属,每人3万元。最终,钱鹤飞用法律、亲情和真诚弥合了受难家属心中的伤痕,使双方平静接受了调解。

  “人民调解,是一门艺术

  钱鹤飞说,“调解是一门艺术。要跟老百姓拉家常,套近乎,依法依理依民间风俗处理纠纷。

  198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70多岁的王老太太找到钱鹤飞,哭诉儿子不肯赡养她,钱鹤飞当场就答应帮老人调解。

  可钱鹤飞没想到,他先是在老大家吃了闭门羹,到老二家,又被老二媳妇奚落一通:“你不是好心吗?干脆就把老太太背回家当娘养,还来找我们干啥!”钱鹤飞灵机一动,将老太太的两个儿子的岳父、岳母接了过来,一起协助做思想工作,最终,老人的赡养问题圆满解决。

  调解工作,两头受气是常有的事。钱鹤飞总是不着急、不上火,真心实意倾听,设身处地着想,耐着性子说服。

  在钱鹤飞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幅巨大的《海前村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示意图》,这幅钱鹤飞亲手绘制的示意图,将全村所有居民按照区域分成六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置矛盾纠纷信息员一名,及时排查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反馈给钱鹤飞,有时当事人还没找他,钱鹤飞就主动介入,将纠纷预防在前。

  通过20多年的调解实践,钱鹤飞逐渐摸索并总结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纠纷及不同当事人的调解方法:“五勤五法”,“五勤”即要做到“眼勤、脑勤、手勤、嘴勤、腿勤”;在处理矛盾的具体方式方法上,主要有“互信法”、“时机法”、“明理法”、“合力法”、“情动法”。2011年,赣榆区成立了“钱鹤飞工作室”,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他的调解法。

  “一碗水端平,群众才买你的账

  在无数次调解过程中,钱鹤飞始终都做到不偏不倚,使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碗水端平,群众才买你的账。

  2011年初春,海前村海中路一户居民建房时,把建筑材料堆在门前的路上,没有设置警示标记。晚上,一名外村青年骑着摩托车路过,不慎撞伤在地。第二天一早,受伤青年的家人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钱鹤飞得知后,一路小跑着赶到现场,一边迅速安排伤者到医院检查治疗,一边让双方先回去冷静一下。

  在伤者住院治疗的日子,他带着已经被做好思想工作的建房业主多次去医院看望,让他们彼此消除心理敌视。伤者出院后,钱鹤飞又主持公道进行调解,由建房者酌情赔偿伤者医疗、误工费3500元,一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受伤的外村青年的家人紧紧地拉住钱鹤飞的手,连连道谢:“我一开始以为你会偏向本村人说话,现在我是真服了,别人都说你公正,我信!

  在钱鹤飞的调解下,海前村全村近15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无一例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本报记者吉凤竹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