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挂村包户实施精准扶贫 宿豫强势推进扶贫开发
中国江苏网4月29日讯 “围绕三年脱贫这个目标,你们想一想要做哪几件事,围绕这几件事,我们共同来想办法。”日前,宿豫区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挂钩帮扶联系点——关庙镇水汉村、来龙镇左庄村,实地调研帮扶工作。同时,在该区曹集乡小岭、仰化镇保详等村也分别迎来了一群“特殊客人”,他们是区里委任到村任职的挂钩帮扶“第一书记”。
自新一轮扶贫开发启动以来,按照中央以及省市区有关精神和要求,该区围绕精准扶贫,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里,先后6次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其后,经过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档立卡,确定了全区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低收入农户为1.8万户、累计5.4万人,排定了集体收入低于18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居)44个,9个村被认定为省定经济薄弱村。为有效解决“扶持谁”、“怎么扶”和“谁来扶”的问题,宿豫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以“两办”文件的形式,分别印发了《宿豫区区级领导“挂村包户”安排表》和《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挂村包户”脱贫责任制的通知》,明确区党政主要领导和每位区级领导分别挂钩联系2个经济薄弱村、2户低收入农户;每个区直单位挂钩1-2个经济薄弱村、指导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明确规定,确保每年挂钩帮扶村不低于25%的低收入户脱贫,其余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不少于500元;每年实现25%的经济薄弱村达标,其余经济薄弱村每年递增不低于18万元目标差额的25%;2019年前,完成“挂村包户”任务,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经济薄弱村更高水平实现新“八有”;2020年扫尾巩固。
在具体推进举措上综合各个责任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奔小康工作任务,采取挂村、包户、派“第一书记”等方式,分别挂钩经济薄弱(一类村)、发展相对滞后(二类村)和一般发展(三类村),对低保户、可就业开发户和支出型贫困户等三种类型的低收入农户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在帮扶的具体内容上,要求挂钩包户单位要重点帮助制定整村脱贫方案,选定村级产业发展项目,与低收入农户共同谋划、商研、选择脱贫项目,全程指导项目的组织实施、落实推进,确保每年都帮助挂钩村引进一个“三来一加”项目,盘活一批资源资产,创办一个集体增收项目,建设一个农业服务平台,组建一个农业互助合作社,帮扶一批自主创业项目,兴办一件民生实事,协调一笔帮扶资金。结对帮扶人员要坚持重大传统节日开展1次走访慰问,每年至少帮助解决1-2个生产生活实际困难,赠阅1份农业科技类刊物,提供1条有价值的致富信息。包保扶贫开发户的,重点帮助结对农户至少落实1项增收项目,或至少有1人实现非农产业稳定就业,或参加1个新型农民合作组织,让每一位有就业能力的低收入劳动力都可以就业。包保非扶贫开发户的,重点为低保边缘户争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为支出型贫困户减少个人负担费用,为无劳力且未享受保障的低收入农户争取各种社会救济。“第一书记”重点围绕村级新“八有”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村庄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制定实施村级发展规划和脱贫计划,帮助选准发展路子,组织落实扶贫项目,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支持,兴办惠民实事,推动脱贫致富奔小康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经济合作类、公益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完善村级服务体系,提高村级组织为民服务能力。此外,挂村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主要采取帮建产业化项目、提供就业岗位、援建基础设施和发展民生实事等方式,全力帮助挂钩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加强对挂钩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区里专门建立了领导机构,严格量化考核,建立逐年达标制度,按照“2019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总体目标要求,逐年完成“双线达标”的年度工作任务;区、乡分别建立“挂村包户”专项考核制度,制订分档专项考核办法,每年对所辖责任单位及其干部职工进行专项考核与考绩,列入年终综合考评。同时,建立严格问责制度,对考核不合格或主观原因造成失职的责任单位,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对考核不合格的“第一书记”,及时召回问责,并重新选派。(首君立峰)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