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干道沿线村企行之洋口镇斜港村的转型之路
洋口镇斜港村是远近闻名的渔业村,全村有80%以上人口为渔民,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平均1户渔民的年收入就达到10多万元。如今,随着海产品的日益减少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迫切需求,传统渔业的粗放低效成为该村海洋渔业发展的瓶颈。在历经众多选择与转型阵痛后,斜港村开始向以现代化养殖与市场化深加工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变。
一年330天下海捕捞的红火
年近七旬的缪建华是村里的捕捞能手,说起当年的捕捞他直呼“来劲”,他告诉记者,每年年初是鳗鱼捕捞的旺季,紧接着便是鲳鱼、马鲛鱼捕捞的好时节,稍微喘口气,带鱼、海虾的捕捞又开始了,“上世纪70年代最红火,全年起码有330天在大海中度过。”
70年代的斜港村已经拥有120马力以上的渔船18艘,随着海洋捕捞业的迅速发展,该村的渔船数量急剧上升。村党委书记倪进余告诉记者,在巅峰时期,全村共有250马力以上渔船120多艘、120马力以下渔船60多艘。1988年以后,鳗鱼开始兴起,素有“软黄金”之称的鳗鱼苗由于无法人工培育,使得海洋捕捞鳗鱼有巨大的市场。他介绍,全村很多散户也参与到捕捞鳗鱼的队伍中去,由于市场行情好,鳗鱼的价格一路飙升,不论是散户还是捕捞企业,都在鳗鱼这块“蛋糕”上吃了不少甜头。红火的鳗鱼生意让很多渔民一夜致富,曾做鳗鱼生意的田金龙告诉记者,1995年的时候他的年收入就达到了12万元。
一半以上渔船消失的惨淡
1997年以后,鳗鱼价格一路下滑,很多船老大资不抵债难以为继,只能跑路躲债,同时,渔民们发现捕捞的海产品数量与个头大不如从前,他们逐渐意识到当年的疯狂捕捞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后,上级保护海洋资源的政策下达,鼓励渔民们拆解渔船。倪进余说,政策出台后,世代靠海为生的渔民不能适应,但也有头脑灵活,眼光长远的渔民主动带头拆解,缪群就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以往每年有10多万元的收益,随着鳗鱼市场不景气,加上海洋捕捞产量锐减,每年通过海洋捕捞只能挣到不到1万元。他认为,一旦选择继续从事海洋捕捞,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淘汰,与其被动淘汰不如主动出击,拆解渔船后他开始了养殖紫菜之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纠结后,半数捕捞技能较差的渔民拆解渔船,或外出打工,或转型养殖紫菜,纷纷离开海洋寻找新的出路。倪进余回忆说,拆解工作结束后,全村仅剩68艘250马力以上的渔船,而120马力以下的渔船不到10艘。不少对行情预估不准的渔民,在渔业衰退的大形势下,扩大规模导致资不抵债,全村有近40人资金断裂,9人溜走。曾一度被村民视为宝贝的渔船,竟成了大家心头的痛。
转型让老渔村焕发新生机
一方面,海洋资源的逐渐衰退,僧多粥少的局面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国家利用控制海洋捕捞政策进行积极引导,该村有序地进入转产模式。一些年纪较大且捕捞技能较强的渔民仍留在捕捞业,他们想趁自己还能动,捕捞鱼虾保证本地海产品的正常供应。而其余正值壮年的渔民均开始寻求新的出路。
倪进余告诉记者,转型后的斜港村已初步形成“两足鼎立”的经济格局,海洋捕捞与紫菜养殖。由于该村陆上没有耕地,海上没有滩涂,村民只能到邻村租用土地来养殖紫菜。目前,该村共有9家大型紫菜养殖基地,拥有13台(套)紫菜生产线。南通龙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金龙告诉记者,捕捞转向养殖没有那么容易,捕捞靠体力,养殖更多要靠脑力。拆解渔船后,他就将转产目标投向紫菜养殖,第一年贷款100万元,自己拿出260多万元。由于不懂技术,在养殖上出了大问题;由于没有留心绿藻,紫菜出现烂苗现象,产量减半,亏损近百万元。吸取教训后,第二年,他聘请技术专家前来指导,将紫菜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一学了个遍,他还细心记下一些紫菜养殖户在相互交谈过程中提到的养殖技巧。最困难的一段日子熬过去后,他的紫菜养殖场开始迅速发展,共吸纳该村渔民20人,养殖紫菜1000亩,年产量3000多箱。目前,他已不仅仅局限于紫菜养殖,而是形成了养殖加工一条龙。(刘蕾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