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架院地“鹊桥”引人才驻靖

06.08.2015  11:31

 

个人名片:南京工程学院科技与产业处产学研合作科科长,副研究员。2014年8月,来靖挂职,任靖城街道办副主任、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李颖是科技镇长团中唯一一名来自南京高校的成员。南京与靖江,地域相近,发挥科技镇长作用、用南京丰富的高校资源为靖江企业注入科技力量是李颖挂职以来一直致力所为的。

 

今年1月,在李颖的牵线组织下,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在内的南京高校产学研联盟来靖,考察我市的产业情况,并表示将从人才、项目、平台建设等方面大力支持靖江经济发展。4月,她又引荐南京工程学院七大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来到靖江,就校地合作模式下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展开共同探讨。在李颖的多方努力下,我市25家企业组团赴南京工程学院举行专场招聘,成功招引了多名专业人才落户靖江。东华测试、恒义汽配两家企业成为南京工程学院的实习、就业基地。

 

李颖先后直接或间接帮助靖城街道、城南园区、季市镇、新桥镇等地区的6家企业引进省外双创人才。挂职期间,李颖得知季市镇双星耐磨钢集团急需一名专业技术双创人才后,积极奔走联系,通过团内的丁晓菲老师联系上华中理工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最终帮助企业找到了合适的人才。金秋竹集团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需要引进一名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博士后人才,李颖在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多方寻访,最终从南京工业大学成功引进。

 

目前,由李颖对接联系的南京工程学院教授与华达汽配、环球电机等企业合作的生产线改造项目也正在对接中。

 

对 话

 

记者:靖江企业要做好转型升级,需要哪些方面共同努力?

 

李颖:我认为企业转型升级首先需要政府的主导,其次需要企业自身开阔眼界,在人才、科技、投入等方面不断创新、开拓,提升核心竞争力。

 

记者:您一直致力于院地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在您看来,高校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怎样的福利?

 

李颖:院地、校企间的合作,是一种“双赢”。一方面,地方、企业可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人才库等资源为地方产业布局、产品研发等出谋划策,提供支撑。而高校在这个合作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明晰专业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