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03.01.2018  14:50

     1998与2008,这两个特殊的年份为中国近30年来的快速崛起提供了生动的注解。
  1998年大刀阔斧式的改革释放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客观上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铺平了“最后一公里”的道路。
  踩中这两个时点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几乎都迎来了高增长。汉能便是如此,“国运则我运。”汉能创始人李河君很早便意识到了这点。汉能的水电与薄膜取得惊人突破,其最大的推力正来自于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
  跑赢30年来的生存法则,不难发现,李河君等民营企业家有一个共通之处: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抢占先机
  1998年,履新不久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立下了国企改革的军令状:“如果到第三年不能完成脱困的目标要求,我辞职以谢天下”。
  这样的改革魄力,其传导效应与示范效应迅速且显著。
  市场反应最为直接,国内市场因政企分开、住房制度、金融开放等改革,处在了新一轮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国际市场方面,人民币坚持不贬值,香港终结亚洲金融危机,为中美签订贸易协定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扫清了障碍。
  激荡的年代、深化的市场为民营企业准备好了东风,企业掌舵人选择什么样的河流、航向成为关键。
  1998年开始,在北京,搜狐、新浪、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相继诞生。它们与同期成立的腾讯、阿里、盛大等公司一同开启了中国的互联网时代,为许多中国人创造了虚拟的“第二家乡”。1998年7月,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二批56个信息科技名词,其中“互联网的用户”的中文名称被确定为“网民”。
  在北京创业赚得第一桶金的李河君则选择回到家乡寻求新事业,开启了他的清洁能源传奇。他当时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后来也开创了属于中国的一个时代:移动能源。
  李河君的清洁能源传奇从水电开始。1998年初,他受广东河源东源县邀请,投资建设木京水电站。据汉能控股集团名誉副主席刘兴荣回忆:“在公司当时考察的十多个项目中,这是经济指标比较差的一个,公司内外没一个人看好。”
  “发出来的电卖给谁?”朋友也劝李河君。
  1998的中国,前一轮过热导致了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外需同样低迷,需求与开工不足也导致电力出现了过剩的情形。
  但李河君还是力排众议敲定了木京项目,除回报家乡外,和众多互联网巨头相似,他感觉到了市场潜在的爆发力。
  当时,河源人均用电量一年只有400多度,但李河君经过对比发现,深圳人均用电已经超过3000多度,发达国家人均大概4500度。他由此判断,过几年国家肯定缺电,广东将首当其冲。而且,1998年5月中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1994年已经开始投资水电的李河君意识到,化石能源未来必然受限,而水能资源则是当时技术最成熟、可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
  2002年,李河君此前预测的电荒果然出现,这年全国有12个省(市、自治区)拉闸限电,到2004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有的工厂一周只开3天工。仅用20个月建成发电的木京水电站及时满足了当地的电力需求。
  因为坚信水电大有可为,到2002年,李河君已经实现了水电的“三级跳”:从3万千瓦的广东木京,到60万千瓦的广西长洲,再到300万千瓦的云南金安桥。
  跨越式的发展,与1998年启动的系列改革不无关系。电力改革将国企垄断的体制撕开了一个口子,包括汉能在内的民企有了参与竞争的机会。
  李河君踩对点,准确判断宏观与区域经济走势,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除了抢到先机,还在于它可以形成发展定力。
  这种预测能力,在认识论之中被列入“智慧”一层,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在DIKW体系中,智慧(Wisdom)构建在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和知识(Knowledge)的基础之上,在这个金字塔式的体系中,智慧被解释为“关心未来,具备预测的能力”。
  更重要的,李河君的信念也起到了稳定军心的重要作用,他对于自己的事业有着近乎偏执的信心:“当时我没怎么算账,我就是相信,正则通,通则大;我就是相信,我做的是造福的事,老天一定会帮我。”
  顺势出海
  金安桥项目建设的过程困难重重,截流、建坝、批文受阻、银行断贷、筹资自救……每一关都是生死劫,但李河君挺了过来,支撑他的正是“老天会帮我”的智慧。
  金安桥的成功给李河君带来了很多,他说:“最低层面的收获就是硬实力,金安桥给我们带来每年稳定的现金流;中间层面的收获是汉能获得了商场上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信’字;最高层面的收获是我们心智的成长,我们能够感知到,更大的使命在后面!”
  2009年,李河君所说的“更大的使命”浮出水面——进军薄膜太阳能。
  8年后的今天,汉能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薄膜太阳能的全球领跑者,多项技术世界第一,装备制造与交付能力世界第一,2000多项专利(60%为发明专利),并以薄膜太阳能芯片实现了跨界融合。仅2016年以来,国家便先后出台了十多个文件支持薄膜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薄膜发电也进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
  属于中国的移动能源时代也正式拉开大幕,李河君前不久在西安出席“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时表示:“汉能有全球最先进的薄膜技术,未来5-10年在全球有相对垄断性优势。” 汉能所开创的移动能源模式将颠覆人类目前普遍采用的集中发电与电网送电模式,真正让能源个体化、自由化。简单来说,阳光下的一切物体都可成为产生能量的载体。
  成果卓著,但回望汉能这8年,不难发现其惊心动魄程度不逊水电。“企业转型升级风险非常大,薄膜和水电完全不同,我在剑桥大学读过博士,才对薄膜的国际化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李河君表示。
  国际化正是汉能在薄膜发电领域实现领跑的关键,其最大的利好出现在2008年。
  这一年,中国商务部明确表态:“鼓励中国企业利用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加速海外并购步伐”。当时,深陷经济衰退的欧美,许多高科技公司因资金短缺而濒临破产。据统计,从2008年初到2009年7月底,中国企业完成的71起海外并购中,民企并购达33起。
  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一个难以避开的“七七魔咒”,即七成并购未达到预期商业目的,其中七成的原因是文化因素。
  汉能打破了这一魔咒。至2014年,成功地收购了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Alta Devices等拥有世界最先进薄膜发电技术的公司,并购价格全部对汉能有利。李河君的团队所倚仗的正是金安桥项目中收获的“信”字和使命感。
  “收购MiaSolé时,李河君第一次去,别人不理他,但后面又同意了,为什么?他们相信这个技术只有李河君有机会把它做成功。李河君从一开始就坚信,薄膜技术一定可以改变未来,太阳能一定可以成为主要能源,而不是补充能源。”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徐晓华表示。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今天,汉能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技术最先进、全产业链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在以新能源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汉能的移动能源也完全有可能助力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实现领跑。
  李河君预测,“从全球范围看,新一轮产业周期已经开始,谁占领产业制高点,谁将赢得未来。以薄膜发电技术为代表的光伏产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将超出人们的想象。中国有战略、技术、市场等诸多优势,制造业实力非常雄厚,这将是我国一个难得的重要机遇。”
  这样的机遇,同样也属于汉能和其他中国民营企业的。“国家有运气,我们才有运气。”李河君表示。
  风起时,船已张满帆;既成就自己,也成就时代。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