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琴夫妇代人尽孝婉拒赠房

17.11.2015  15:32

  中国江苏网11月17日讯建湖高作的一对普通农村夫妇孙环银、李凤琴,面对一位并无血缘关系且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毅然担起了照顾和赡养老人的责任,一照顾就是5年。如今老人去世,老人的儿女欲将老人的房屋相赠,却被夫妇俩拒绝了。

  刘花(左一)兄妹三人已把孙环银(左三)、李凤琴(左二)夫妇当成自己的姐姐和姐夫。

   老人子女欲赠房屋

  “姐姐,你就是我的亲姐姐。我们兄妹3人决定把父母的房子赠送给你,字都签好了,感谢你们多年帮我们照顾父母,对病重父亲不离不弃地服侍。”昨天,在市区在水一方小区内,来自无锡的刘花拉着李凤琴的手恳切地说。“这个不能要,照顾老人是我们的心意,哪能要报酬?”李凤琴和丈夫孙环银坚决地谢绝了刘花兄妹三人的好意。

  孙环银今年61岁,妻子李凤琴57岁,一对质朴而憨厚的农村夫妻。孙环银以收旧货为生,用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自己的家。李风琴在一家超市做服务员。

  刘花的父亲名叫刘鸿宝,今年77岁,9月刚刚离世。17年前,刘鸿宝从无锡市煤炭公司退休,由于思乡心切,退休后,与老伴一起回到建湖县高作镇的老家颐养天年,恰巧与孙环银、李凤琴夫妇是邻居。

  刘鸿宝夫妇回到建湖老家后,由于离家久远,对于家乡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已经很不适应,作为邻居的李凤琴夫妇,给了两位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两家相处得非常融洽。

  “我和哥哥、弟弟都在无锡工作,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照顾父母。”53岁的刘花告诉盐城晚报记者,“我们逢年过节来探望老人时,就拜托凤琴姐多照顾父母。她默默记在心里,替我们担起了儿女的责任。

   搬新房带着重病老人

  5年前,刘花的母亲去世,只留下老父亲一人。“我们想把父亲接回无锡养老,但倔强的父亲坚决不同意,他始终认为人老了要叶落归根。”刘花兄妹都在无锡工作和生活,照顾起来不是很方便,也只能抽时间来看望老人,老人一度陷入了孤寂和苦闷之中。从此,孙环银、李凤琴夫妇到老人家里走动得更勤了,照理老人生活更细心了。

  去年,老人被确诊为绝症,夫妇俩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为方便照顾,将老人接到在盐城市区购置的新房中照料。“带着重病的父亲到新房里,这在风俗中可是大忌讳!而凤琴姐和姐夫却说他们已经习惯了我父亲的存在,父亲已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互相离不开。”刘花的嫂子哽咽着说,“他们夫妇俩做的就是我们儿女该做的事,我们感觉有愧啊!

  今年老人病重住进医院后,李凤琴甚至辞去了超市的工作,专心照顾。而有段时间,李凤琴的儿子也因身体不适住院,李凤琴便两头跑,非常劳累,压力非常大。“可我当时想,儿子能吃能动能照顾自己,老人已经不能动了,我得好好照顾他。”李凤琴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该做的。

   内心坦然不怕误解

  “凤琴姐做了这么件大好事,可她的行为却受到了别人的误解,受了不少委曲。”刘花的丈夫万建忠告诉盐城晚报记者,许多人不理解,认为李凤琴夫妇俩是为了老人的财产,是为了得到好处才这样做,“我们做儿女的非常明白,老人有的只是他不足3000元的退休工资。不仅要吃喝,还要看病。他们夫妻俩从来没要过一分钱的报酬,就是在凭着良心做事。

  老人去世后,老人的3个子女及家人一致同意将老人的房屋赠送给孙环银夫妇,可两人坚决不要,“我们照顾老人是我们的一片情意,其他的我们不要。

  “她就是这样一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好女人!”采访中,高作镇负责民政工作的杨玲女士对李凤琴大加夸赞,“照顾老人时她遭受了不少非议,其实她只是因为老人子女的托付。在平时的生活中,她就是这么一个有爱心的人,不仅看得开、想得开,也非常懂得感恩,她的行为令我们非常感动!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