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李克强东欧行具“开启”意义 注经济强心针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6日在贝尔格莱德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境外华文媒体分析称,李克强此访将进一步落实高铁建设的相关细节,中国与中东欧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将有空前的“开启”意义,对于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中国此举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李克强东欧行具“开启”意义 高铁挺进中东欧
李克强总理昨天在中国-中东欧国家第四届经贸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合作,有利于欧洲平衡发展。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成熟经验和技术,铁路、电力、港口、化工机械等装备质量上乘,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把中国装备制造与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对接起来,不仅可以促进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装备产能,实现互利共赢。
香港《文汇报》17日刊文称,李克强会晤匈牙利及塞尔维亚两国总理时,将着重讨论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之间修建高铁的计划,文章还援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邢骅的话称,这一铁路项目将给中国与中东欧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带来重大且空前的“开启”意义,李克强此访将进一步落实高铁建设的相关细节,开辟中国对外合作的新领域。
《香港商报》17日文章指出,李克强此行将同匈牙利总理和塞尔维亚总理就建造布达佩斯至贝尔格莱德之间的高速列车线路的计划举行会谈。塞尔维亚希望成为中国通向巴尔干地区以至欧洲的门户,而这一高速铁路计划是其雄心的一部分。
分析认为,贸易将是为期两天的峰会的重点议题之一,自2003年以来,中国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已经增加了五倍,双方领导人此次会晤后,处在稳定上升势头的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必将更进一步,双方经贸合作必将更加亲密。
香港《大公报》17日文章也认为,基础项目投资合作将成为中国与塞尔维亚合作的重点。文章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专家孔田平的话说,除将着力巩固中塞双边关系外,李克强将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探讨打造双方合作新亮点和升级版,其中基础项目合作将扮演“重头戏”的角色,一方面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巴尔干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有较大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经验丰富,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在基础项目上的合作无疑将实现中塞互利共赢。
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经济获强心针
法国《欧洲时报》近日分析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渐开始探索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中东欧许多国家实行欧盟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相比完全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程度要弱,这将有助于中国企业试水欧盟市场。
文章认为,中东欧作为中欧关系中的次区域平台,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一直以来保持着以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为主的合作关系。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大国,同中东欧国家在经贸往来中具备很大的经济互补性。
香港《文汇报》17日文章称,中国在历次的国际会议上,都提出了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于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中国此举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对于现处在较微弱时期的世界经济,开辟基础设施领域的紧密合作可以刺激、带动经济增长,为其增加新的动力,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有积极意义的贡献。
文章强调,欧洲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并把中国的发展看作对自己很有力的帮助;而中国目前的对外投资也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市场,是经济发展战略性的考虑。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