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机”遇上特高压:电网大动脉背后的“懂行”密码
2020年,在“新基建”的驱动下,5G、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基础设施迎来建设红利期,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
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既关乎能源本身的开发与利用,也关乎开发、利用能源过程中的工程管理,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则是其前沿实践。“青豫直流”工程是全国乃至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建设的特高压通道,将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清洁电力,途经甘肃、陕西,以更高效率、更低损耗向东输送进河南境内——每年可向河南输送清洁电力400亿千瓦时。如此庞大的工程,从开发建设到管理运维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借助数字技术融入工程建设及管理,成为了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
在整个“青豫直流”工程中,位于河南省上蔡县蔡沟乡的驻马店特高压情况尤为复杂。换流站施工现场,工地面积大,人员多、工种杂,物资多,这使得青豫特高压豫南站的管理复杂性高且安全责任重大。此外受疫情影响,项目建设工期缩紧,如何保质保量地及时顺利交付,是华为及合作伙伴海南博禹共同面临的难题。
作为电力行业“懂行人”的华为和海南博禹,通过深入核心业务场景,结合技术与业务融合优势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利用“5G、AI、云”等技术,制定了针对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建筑、人员物资、管理过程的全面数字化,达到生产提效、管理有序、成本节约、风险可控的效果。青豫特高压豫南站,也因此成为电力行业在“智慧工地2.0时代”的先驱。
01
AI技术赋能,施工现场多了安全保障
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如何全面、详细地了解现场情况?如何减少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隐患?工地需要灵敏的“感官”,在青豫特高压豫南站,AI技术的到来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在施工现场,借助AI技术对现场摄像头捕捉画面进行实时动态分析,识别不规范的危险场景,如现场未按规定带安全帽的人员、闯入带电区域安全距离的人员和移动物体等。一经发现,即可直接联动智能语音进行实时语音告警,实现对场区的动态监控,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安全情况和不安全行为的出现,保障现场安全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华为HoloSens摄像机可支持实时图像识别比对,内置30万名单库,前端分析更加智能、精准,为智能巡检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大大提高了建设现场的安全性。
02
智慧平台云端部署,管理效率瞬间翻倍
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数据打通十分重要。依托华为云支撑的BIM技术,不同企业间的人、物都被有机联系起来。
在青豫特高压豫南站,进场人员需采用刷身份证、核验人脸的方式进行实名制进场,规避非场区人员入场、超龄用工、童工等行为;一线管理人员通过数字项目平台手机app,快速下载、学习施工过程中的图纸、方案、变更、交底,避免因为人员疏忽导致变更遗漏,造成后期返工……种种细节,都是通过数字化管理,降低传统人工检测的失误率,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同时,由此产生的各类大量数据由智慧工地平台中心直接采集,并汇总到数据处理中心,智慧工地平台中心则成为项目一些基本信息的“集合地”,包括项目概况、人员信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航拍视频、新闻动态等,对本项目进行全方位展示。
不仅如此,这些信息实时共享,项目建设进展细节可视,便于项目建设单位、施工方、监理、分包单位等多方协同管理,同时也可以满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需求,实现闭环式的数字化管理,降本增效。
03
5G灵活应用,建筑工地迈入“智能时代”
工地融入5G将带来怎样的全新体验?在青豫特高压豫南站,5G加持智慧工地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效率,也让现场变得更加绿色环保。
在施工现场,5G网络实现全覆盖,赋能现场施工管理、安全督查、线上监管、特高压线路巡检等多个环节,实现终端实时在线,监管无死角、全天候。
依托华为5G平台搭建5G巡检机器人,实现实时回传、VR巡检、远程控制等功能;结合生产管控APP利用5G技术实现现场施工管理、安全督查现场管控、支持进行安全考试等功能,实现无纸化办公;手持5G单兵提供本地预览、录像存储、图片抓拍等功能,督查人员可以与监控中心实时对话,真正实现流动式、便携式的单兵监控。
在青豫特高压豫南站建设多方的协同下,华为和合作伙伴顺利完成对该项目智慧电力建设服务的交付,仅用时三个月,让“智慧工地2.0时代”提前到来,助力“青豫直流”工程河南段线路全线贯通。
顺利交付背后,离不开华为及伙伴多年的行业深耕。在电力行业,华为已助力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客户的智能电网建设,深知输变电工程场景的痛点和需求,因此能够和伙伴一起打造出针对输电工程的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秉承“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的理念,“懂行人”华为和伙伴正加速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以“5机”协同释放行业新价值。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