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限额严格遵守 江苏13个设区市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1月4日,南京召开市级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1月5日,省委省政府批准我省其余12个设区市的机构改革方案。记者从省委编办了解到,我省设区市机构改革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遵守限额规定,也因地制宜设置一些特色机构。
2018年12月19日,我省召开市县机构改革推进会,全省市县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省委编办主任俞军介绍,在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13个设区市借鉴省级机构改革成功经验,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在推进会召开10天内,13个设区市党委都向省委上报了机构改革方案。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明确的重点改革任务,各设区市不搞变通、不打折扣、不搭便车。各设区市都注重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统筹优化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强市委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机关统一归口领导和管理的职责,全部单独设置市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实现党的监督全覆盖。
各设区市严格遵守机构限额规定。机构改革后设置的党政机构,南京共54个,苏州、无锡各52个,徐州、南通各50个,其他设区市各47个。此次机构改革,各设区市还全面清理限额外行政机构,从严从紧控制加挂牌子机构的数量。13个设区市的92家副处级以上、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它们的所有行政职能将回归行政机关。按照方案,各设区市都根除挂牌机构实体化和“事业局”。各设区市的行政编制,也不会突破省级核定的总量。
遵循“总体一致、上下贯通”的要求,各设区市都单独设置退役军人事务、应急管理、医疗保障等机构,确保这些重点领域工作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此外,省委给予设区市充分自主权,各设区市在确保省委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也因地制宜设置特色机构。
梳理特色机构,记者从中感受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脉动。
大数据管理局堪称“热门”新机构。南京将市政府办公厅、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的大数据开放共享、产业发展、开发应用以及电子政务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大数据管理局。无锡也组建大数据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苏州、常州、镇江、扬州、泰州、淮安和宿迁,在市政府办公室加挂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盐城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加挂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连云港在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加挂市大数据管理局牌子。
优化营商环境,催生特色机构。淮安整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职责,组建市委营商环境优化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一牵头、三推动”,即牵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举措,推动营商环境相关政策落地见效,推动部门转职能、转服务、转作风,推动全国唯一的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营商环境建设。
苏州将涉及“3550”改革的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审批链条上的相关事项划入市行政审批局,加挂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无锡、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和宿迁单独设置行政审批局,加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牌子;南京、常州、镇江、扬州、徐州和连云港,则在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加挂行政审批局牌子。
部分特色机构,直接服务区域合作发展。苏州将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促进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
去年10月,由淮安首倡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淮安将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徐州将市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室,体现区域中心城市的特点,以及该市对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重视。
无锡组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保留市物联网发展办公室牌子。近年来,无锡加快发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物联网“高地”。
南京将市商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承担的招商引资、投资促进、重大产业项目服务的职责,以及统筹开发区(园区)投资促进工作等职责整合,组建市投资促进局。这个设区市中独一无二的机构,将聚焦主导产业布局、产业地标打造,承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全力服务南京“创新名城”建设。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特点,3个沿海设区市——南通、盐城、连云港,在交通运输局加挂港口管理局牌子,在自然资源局或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挂海洋局牌子;徐州市应急管理局,加挂市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牌子。
虽然与省级机构不直接对应,但各设区市都单独设置城市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此外,4个设区市单独设置园林绿化或市政园林机构。其中,南京、苏州、无锡优化或调整原有园林绿化管理机构的职责;南通在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园林绿化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市政和园林局。(袁庆锋 徐冠英)
原标题:机构限额严格遵守 特色机构个性鲜明 13个设区市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