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机制:江苏财政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
怎样才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如何评判科研经费的实际绩效?
这些长期以来困扰科研经费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最近在江苏有了新的答案。
打通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瓶颈
在南京徐庄软件园,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的产业创新发展馆里一片生机盎然。
以蓝色为主色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医药与生物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设备等板块依次展陈,新技术、新产品熠熠生辉。
大屏幕里,播放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前来这里视察的场景。
产研院副院长胡义东对记者说,产研院在2013年12月成立,它的成立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江苏的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在这一阶段,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度会逐步提高。现在,江苏的制造业规模已是全国最大,但仍然处于产业的中低端,主要原因是缺乏核心技术。因此,必须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产研院这一平台,专注做产业技术研发。
二是江苏的资源禀赋方面,环境承载量、资源消耗量是全国人均最紧张的省份,原有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支撑下一步的快速发展。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转方式、调结构。
产研院理事会理事长徐南平曾表示,江苏的产业创新链有两个重要环节: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目前瓶颈制约集中在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这个环节,高校院所不愿做,单个企业又做不了。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在建设思路上,不能是回归体制,要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胡义东说。
产研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分管副省长任理事长。产研院由总院、专业合作研究所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组成。
胡义东说,在管理体制上,一是多法人制。总院是省直属事业单位、独立法人,各研究所也是独立法人,不是隶属关系。院对所是一种导向关系,通过理事会参与所的管理,根据绩效予以动态支持。这样做是希望充分调动各研究所的积极性、自主性。
二是非终身制。对研究所有一个预备期,转为正式合作研究所后每3年再进行一次认定,好合好散,进退自如。
三是一所两制。研究所同时拥有两类人员,一类是在高校院所运行机制下开展创新研究的研究人员,另一类是独立法人实体聘用的专职从事二次开发的研究人员。实行两种管理体制。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在保留原单位身份和工资的同时,在研究所里还可以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收入。
研究所建立独立法人,可以确保科研成果的权属清晰,保障科研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的独立性、自主性。同时,深化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以股权、出资或者期权等多种方式,让科研人员更多地分享技术的产业化和升值的收益。
科研经费花法不同
江苏省财政厅2014—2017年共安排产研院专项资金12亿多元,并在年初一次性拨给产研院,同时制定了资金使用的规则。
“把规矩方法说定,管理细则说定,具体怎么做由我们自己决定,财政负责监督。”胡义东说,这给了他们最大的便利。经费使用方式是否便捷,对研究所来说非常重要,便捷的经费使用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不考核你论文、专利的数量,最终考核的是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即到底对产业有多少贡献,因为成立产研院的最终目的是把产业带起来。
据介绍,产研院借鉴德国弗朗霍夫协会的做法,对研究所横向合同科研、纵向科研、衍生孵化企业等进行综合绩效考评,建立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年度经费资助计算方法。
主要考核三个方面:一是与企业的横向合同科研,主要考核产生了多少被市场认可接受、有价值的技术,包括技术转让、技术投资和接受企业的委托开发合同绩效等;二是承担纵向项目,即国家级、省部级的项目,考核持续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三是衍生孵化企业绩效,考核衍生或孵化了多少高科技企业乃至骨干企业、质量怎样,主要是考核研究所的技术成果与产业的结合程度和推动产业发展的直接效果。
“这都是算出来的,有一个公式,多就是多,少就是少。”胡义东说,有了这一考核机制,大家都愿意,因为真正和江苏的产业需要贴合了。
“财政资金的支持和有规矩的灵活使用是很关键的。要有规矩,但不能管死,而且是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方式来管。”他深有感触。
江苏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对产研院,省财政尽可能是提供基础性的扶持,更多的是在制度上给予最大便利,为其突破制度障碍、释放创新动力创造高效的环境。
花钱有效果
周军递来名片,上面印着“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同时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字样。
2013年4月,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成立了这家研究院,派他和十几位同事过来。
“虽然叫研究院,但主要做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做市场需要的东西,而不做原始性的创新。”周军说,很多研究所给人的感觉是什么都会干,但一要东西就拿不出来。他们研究院是把科技成果买过来,按照企业的需求做出样机,让企业看到是个可用的东西,真正为企业解决问题。
两年来,他们开发出激光3D打印、激光电视、新型激光器、测风雷达等产品,且都已经或准备产业化,这也使得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激光产业从无到有。
周军说,他们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不论职称,只看业绩,工资分三块,每月基本工资占1/3,其余2/3根据贡献大小决定,年底再有绩效。
科技人员通过无形资产可以创办衍生企业,有两个30%原则,即项目团队技术股不低于30%,研究所股份不高于30%,各自承担50%左右技术评估值的现金股份,风险共担。目前,已有23家企业注册,18家正式运行,累计销售额超过1.4亿元。
“我们的宗旨是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主要做中间环节,做技术的转移和孵化,即从实验室技术到成熟的产业化技术之间的环节。”产研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勇说。
这家研究所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在南京高新区落户,仅2014年与企业开展合同科研、技术转移就有99项,项目合同额达2500余万元,孵化的10余家高科技企业年产值近5亿元。
他们的股权激励措施与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相似,研究所在衍生企业中的股份不超过30%。在薪酬方面,所领导绩效占大头、基础工资占小头,一般员工则倒过来。陈勇说,他一年的绩效收入有几十万元,这在高校里是不可能的。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加盟产研院,已经转正。目前,产研院已培育23家专业研究所,其中有8家转正。同时,布局建设了纳米、智能装备、医疗器械等6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面向全球招聘了7名项目经理……
两年来,产研院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产业技术,其中包括全球首款石墨烯手机触摸屏、制浆造纸废水近零排放成套技术与装备、生物基材料万吨级产业化技术等,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近1000项,合同科研额近7亿元,累计衍生或孵化科技型企业260家,注册资本约20亿元。
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创新驱动的“新阵地”,产业技术升级的“推进器”,吸引各类创新资源的“强磁场”,重大创新成果的“策源地”,产研院被赋予这多项重任。对财政部门来说,这则是一次花钱买机制、提效益的探索。
“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探索。”胡义东表示,产研院坚持一个方向:健全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这个机制要对大家都有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