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离世 90多岁仍坚持出诊
12月13日22:26,国医大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原中央委员、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朱良春先生在南通去世,享年98岁。朱良春女儿朱婉华说:“父亲仙逝前十个小时,还在为他的两位学生的论文签字。”朱良春先生一生呕心沥血,心系病人,从来不限号。90岁时还出差5个小时,为一个重病人问诊,他生前常说:“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今年暑假他带病坚持写完了《朱良春全集》10卷书稿。
家人说
去世前十小时还在给学生论文签字
“逝前十个小时,他老人家还在给两位学生论文签字。这是我和父亲最后的一张合影!爸爸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昨日早晨5时53分,国医大师朱良春之女朱婉华发出悲痛悼念。照片中,朱老坐在洁白的病床上,支起一张小桌,随意披上一件薄衫,用颤抖的双手翻阅两名学生的论文,在提出几个意见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在子女眼中,朱良春既是一名慈祥的长辈,也是治学严谨的良师。生前他常说:“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不管是科班出身,还是对中医感兴趣的门外汉,朱老收徒从来不问门路,只要学生愿意学,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朱老膝下子孙共有13人继承衣钵,从事中医药事业,不少子女年过七旬仍奋斗在第一线,在中医领域获得优异成绩,被誉为“朱家军”。二女儿朱建华,退休前任南通大学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从小醉心中医研究,成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朱良春学术继承人。
朱建华告诉记者,父亲白天诊病再繁忙,都会挤出时间看书写作,“早上早起一点,晚上晚睡一点,把别人看电视、喝茶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他坚持‘每日必有一得’,即每天必在看书学习中找心得,有了一得后方能入睡,这是他几十年的习惯。”为了将毕生学术思想、经验留下,朱良春生前带病坚持写出了《朱良春全集》10卷书稿。朱建华说,今年暑期父亲早上吃过早饭就写作,坚持了近3个月,每天工作6小时以上,“他的精神,会一直鼓励我们前行。”
学生说
老师一点架子都没有,90多岁坚持出诊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孙伟是朱良春先生的关门弟子。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1年,他正式拜朱老师为师的时候,老师已经是“90后”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南通,跟着朱老上门诊,抄方子,老师总是倾囊相授。”
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对新学问的追求并未止步,对我们这些“老学生”也是一点架子都没有,经常和我讨论一些学术上的经验,让我们有一些好的治疗方法介绍给他。”孙伟说。
孙伟回忆,“老师一直坚持替人看病,无论达官显贵还是普通老百姓,他都一视同仁,90多岁了,依旧坚持出诊,而且不将病人看完了不吃饭。”找朱良春看过病的人都知道,他的号是不限的,因为一限号,患者们就要半夜排队,这样让朱良春心里很不安,“只要条件允许,我都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孙伟说很多人曾请教朱良春诊治疑难病的诀窍,朱良春总是倾囊相授,老师在问诊的时候特别认真仔细,经常一个病人要看半个多小时。孙伟说,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儿女心长,神仙手眼”,意思就是,对待病人要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上心,但看病的时候要像神仙一样,一眼看穿病灶的关键之处。
病人说
用虫药治病,他让很多“肿瘤君”乖乖滚蛋
朱良春勤于钻研,对虫类药颇有建树,他研制的“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制剂蜚声海内外。长期临床实践让他对急性热病、痹证、肝病、肾病等疾病有了独到见解,每张处方寥寥几味药,就能针对主症,击中要害,因为收效好、药费颇廉,患者对他十分信任。
上海14岁男孩小张,2004年4月在沪被诊断为髓母细胞瘤。在接受手术后两个多月,他突发头痛如重压,伴随耳胀、呕吐,症状时轻时重。MRI显示脑瘤术后复发,左侧乳突窦积液。 这样的症状,当时让不少医生束手无策。朱良春接诊后,采用扶正祛邪、软坚消瘤法,辅助多种虫类药、补益精血药合用,予以精心调治。2006年、2007年复查多次,小张均未发现异常,已能正常上学。2008年,小张父子等三人专程从上海前往南通向朱良春报喜:复查肿瘤已完全消失。
日本西尾市寺部正雄会长的夫人患有乳腺癌,她瞒着日本医生天天喝朱良春开的汤药,1个月后手术时,原来的癌肿只剩了一小块,癌细胞也萎缩死亡了,日本医生惊呆了。
尽管他的医术蜚声海内外,但朱老始终坚守着一个信条“道无术而不行,行无道而不久”,将医德放在首位。在他眼里,始终把病人看得比荣誉还重。数十年如一日,对病人不论富穷、老幼,都一视同仁。
2007年10月,朱良春不顾疲劳去郑州讲学,偶遇山东武城县一个胰腺癌患者病情危急。病患亲属赶到郑州,恳请朱良春前去问诊。从郑州到武城,要坐5个小时的汽车,这对于一个90岁的老人风险不言而喻。但朱良春不顾亲属、朋友的劝阻,毅然退掉机票,赶赴武城。
一碗“养生粥”喝了70年
90多岁的朱良春每天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甚至还在带博士生。很多人都好奇老先生的养生秘诀是什么?
孙伟也介绍,先生的养生之道总结起来16个字,即: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适量运动,饮食合理。除此之外还有一碗喝了70年的“养生粥”。
据朱良春回忆,在上世纪30年代末,他随老师章次公在上海行医,彼时霍乱横行,师徒日夜操劳,渐觉体力不支,人也逐渐消瘦。“母亲知道后,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加入黄芪浸泡过的水大火煮开,换小火煮40分钟,再放入枸杞煮10分钟,煮出来的粥不仅味美,而且能抗疲劳、强体力,我记得吃了几个月后,精神开始好转,不再感觉疲劳,这个习惯就保持下来,到现在还坚持每天喝上一碗。”
养生说
“养生粥”食材揭秘
所用材料(五天的量):
1.绿豆(入心经,清热解毒益肝)50克
2.薏仁(健脾、补肺,清热化痰、入肾经)50克
3.莲子(清心养心、入肾经)50克
4.白扁豆(健脾、乌发)50克
5.大枣(健脾、补血)30克
6.枸杞(入肝经、肾经)10克
7.黄芪(补气)250克。
一般人用量每天30克即可。
■朱良春生平简介
他是朱熹第29代世孙
18岁师从清代御医后人
朱良春,字默安,号伦,1917年出生于镇江丹徒县,系朱熹第二十九代世孙。18岁师从清代御医马培之后人马惠卿习医,后随沪上名医章次公先生临诊,成为当时稀有的科班中医。1938年,朱良春来到南通,适逢疫病流行,因治愈了大量登革热和霍乱患者而享誉一方。解放初期,朱良春就在南通组织成立了“中西医联合诊所”,1956年4月,他与同仁无偿地将医院献给国家,由南通市政府接收,成立了南通市中医院,他被任命为首任院长。
有“虫类药学家”“五毒医生”之称
朱良春剑胆琴心,擅用虫类药治疗风湿骨病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有“虫类药学家”“五毒医生”之称。他撰写的《虫类药的应用》,是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医师学习、研究、应用虫类药的范本,也是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后,系统、详细论述虫类药,并做实物对照的第一人。
朱良春还在南通良春中医医院建立“南通良春虫类药展室”,陈列保存完好的虫类药百余种。
曾荣获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
中医界治风湿病素有“南朱北焦”之说,“南朱”即指南通朱良春,他研制的“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曾获部、省级科技奖。对急性热病的诊治,他主张打破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提出“先发制病,发于机先”,采用表里双解或通下泄热,多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2003年非典期间,朱良春参与广东、香港的远程会诊,取得显效,荣获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朱良春的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等 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胡涓 安莹)
来源: 现代快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