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服务职工活动--我省工会深化平台建设努力让职工享受更多实惠
本网讯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各级党政迫切希望工会组织充分发挥维权作用,职工热切期盼工会组织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服务得贴近贴心,工会才能获得广大职工的认同和拥护。近日,省总工会出台《关于深化职工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服务职工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以进一步深化职工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服务职工活动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工会服务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
平台建设只是起点
近年来,省总工会高度重视职工服务平台建设,把它作为开展“服务职工”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贴近职工、贴心服务的具体实事。各级工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措施来推进职工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充实服务职工的项目内容,有效增强工会帮扶服务工作的生命力,努力实现由帮扶困难职工的特惠服务向面向全体职工的普惠服务拓展。当前,全省工会帮扶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实体化的职工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为服务职工工作深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平台搭建相对容易,开展服务、发挥作用才是关键,也是难点。平台创建的模式、功能的设定、运行管理的把控、服务项目的设计等,直接关系到服务职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我省县区以下工会帮扶服务站(点)数量年增长均在20%以上,但帮扶服务网络向下推进速度仍与帮扶服务工作重心下沉速度不匹配,工会服务内容和效果仍与职工群众多元化需求不匹配。少数地方工会作为“前店”(接待窗口)的帮扶服务站(点)数量上去了,但用于开展服务、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后场”——实体化的服务平台建设速度和质量跟不上,服务内容停留于传统帮扶项目,存在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个别地方工会和工会干部对开展普惠服务仍然存在畏难情绪。有的不愿增加工作量,更不愿承担工作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有的创新思维、开拓精神不强,仅满足于在帮扶救助方面稍作拓展,求稳多、求进少。“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平台的功能作用,推出更多切合职工需求的服务项目、受到职工欢迎的活动方式,不断促进工作机制的完善,切实做到可操作、能持续、职工得实惠。”
形成合力做实服务工作
服务职工是系统工程,集全会之力来推进才能真正取得成效。为此,省总要求各级工会将服务职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部署,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督查,推动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职工工作取得实效。
做实做强服务职工工作,要理清思路,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学习借鉴已经开展普惠服务地区的成熟经验,努力为更多的职工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坚持点面结合、纵横贯通,建立起立体化服务网络;从职工需求出发、工会所能着眼,突出职工生活生产便利性和实惠性,开发特色鲜明的优惠服务和精神性、发展类服务项目;组织策划职工喜欢并便于参与的活动,提出切合本地实际的普惠服务推进规划、实施方案。
要加强协作,在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充分整合工会内部资源,在继续推动职工服务中心发挥好生活救助、就业帮助、法律援助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把直接服务职工的其它各项功能纳入其中。把服务职工工作主动融入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社会保障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
要整合资源,在充分保障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与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有效衔接,探索通过社会化渠道、市场化方法,以服务外包、项目外包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建立一支热心服务职工的志愿者队伍,切实增强工会服务力量。加大自身经费投入,对建设服务平台、开展普惠服务,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将更多的工会经费用于服务职工。
贴近贴心满足多元化需求
新时期,职工的兴趣和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小众化,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大大增强。省总要求各级工会积极探索服务职工的多样化路径,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职工群众的不同需求,合理设定服务站点的规模、功能,适时适量、灵活多样地设置服务项目,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不断满足广大职工多元化需求,为他们提供就地就近的便利服务。
从地域来讲,苏南地区工会要加大实体化职工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向基层单位、职工身边延伸服务项目,不断扩大覆盖面,并注重为农民工量身定制服务项目,探索推行工会服务卡;苏中地区工会要做实每一项服务职工工作,为实现服务职工的全方位、多层次打牢基础、积累经验;苏北地区工会要积极向党政和社会各方借力,从一些切口小、花钱少但效果好、影响大的项目起步,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从层级来讲,市、县(市、区)工会要发挥核心作用,顶层设计一些服务项目,策划组织一些服务活动,引领和推动全面开展普惠服务,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加大对下指导服务力度,推动上下联动,为基层工会开展服务职工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解决难题。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工会要积极争取同级党政、群团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协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灵活多样地开展服务;发挥域内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工会的积极性、创造性,为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企业工会要以承接单位后勤服务、文体活动等为抓手,把服务职工做到每一天、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细节中去。
另外,各级工会还要主动承担一些适合工会组织承担的社会治理服务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工作特色。积极融入“互联网+”时代,下大力气开展网上服务工作,形成实体化、信息化互为补充的服务平台。吸纳更多与职工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优势企业或社会组织为会员服务基地,为广大会员职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服务。
服务好不好,职工说了算。各级工会要建立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与会员评家制度有效衔接,让职工群众来评说服务工作成效,以会员职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根据会员职工的评价意见,进一步调整、完善现有的服务内容。 (谢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