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兰台 服务民生——盐都区档案局为民服务纪实
“没有簇拥的鲜花,没有人生的浮华,你默默无闻,只把历史的记忆留下。不管风来雨去,不管春秋冬夏,兰台是你的归宿,档案是你的牵挂。你放心不下,你挂念千家,共和国的历史需要你传承,你就是兰台盛开的鲜花……”优美的旋律,演绎的是一代代档案人的奉献之歌,是一个个兰台人自强不息的奋进之曲。在盐都区档案局,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肩负着“为党建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为建设幸福和谐盐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盐都区档案局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立足本职,情系兰台,服务民生,不断创新,丰富档案工作服务方式和手段,使我区档案工作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赢得了上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该局先后荣获全区2013年度、2014年度目标任务考核综合先进奖。局馆创建的“情系兰台、服务民生”服务品牌荣获盐都区2014年度绩效考核十大品牌。该局保管利用科还荣获盐城市2014年度“工人先锋号”称号。
强化档案建设服务民生优先
走进盐都区档案局,只见办公环境朴素而不失雅致,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就在这里,档案局的干部职工们收集、分类、整理、装订、入库……烦琐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默默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提起档案局,很多人感觉都像‘保密局’。”区档案局局长徐文才向记者介绍说,“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这边保存的很多档案,都和民生息息相关。”
徐文才说,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事业的立身之本,离开了资源建设,档案服务就无从谈起。近几年来,盐都区档案局通过调整馆藏建设思路和收集方向,不断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扩大档案开放力度,将档案接收范围扩大到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府现行公开文件和民生专门档案,使档案馆为民服务有了更充足的资源。目前,档案馆有退伍军人、干部任免、知青农转非、婚姻、村民建房等2万多卷10万多件涉民档案,为维护百姓权益,协调多方利益,加快民生政策落实,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便民举措满足群众需求
2015年6月7日上午,记者在盐都区档案馆查档大厅外看到,一位来自上海的程娟女士拿到了自己的婚姻档案材料后,连声向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我老家是葛武的,丈夫是上海人,我现在和他都在上海工作。 2000年,我和丈夫在葛武民政办办理的结婚手续,因保管不善,遗失了一本结婚证。我现在想把户口随夫迁至上海,需要查一下结婚时填写的婚姻申请书和婚姻状况证明,可是平时又没时间回盐城。本以为档案馆双休不上班的,没想到现在节假日也可以预约查档,这一便民举措可算是帮了我一大忙了。很感谢馆内的这位同志牺牲了周末的时间把档案材料复印给我。”程娟女士高兴地说。
“以前档案馆给民众的印象是神秘的,现在我们就是要主动走近老百姓。为了更加方便广大群众查询档案信息,我们局馆先后推出‘馆长接待日’、查档‘专家会诊制’,节假日预约查档、来电来函查档、网上查档等多项便民举措,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档案需求,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盐都区档案馆查阅大厅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以来,档案馆共接待查档1000多人次,提供档案资料2000多卷(件),档案利用量又创新高。
近年来,盐都区档案局逐步改变“重藏轻用”的思想,在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和服务举措上大胆创新,不断突破,使档案服务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此外,局馆还积极发挥档案社会教育功能,通过编纂出版高品位的档案精品,举办专题展览及各类讲座,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档案所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爱国爱家情怀,促进了人民群众人文素养的提升。
注重档案监管扎实服务民生
“民生档案的有效管理,是档案部门为民服务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民生档案管理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档案监督与考核体系,制定发展目标,确定工作重点,提高管理水平,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徐文才在局馆一次工作例会上对大家说。
多年来,为切实加强民生档案的前端控制和管理力度,盐都区档案局以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为指导,以年度检查为主抓手,积极与人社、民政、教育、国土等民生部门配合,建立和完善了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的机关业务规范及管理标准,同时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档案和涉及公共安全的重要档案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努力打造民生档案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我是代表大家来的。如果没有你们档案馆工作人员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我们这5年工龄可能就找不回来了。”2015年5月21日,记者在档案馆看到一名来自盐城染织厂的陈姓工人,他一边拿着复印材料,一边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原来,5月19日一大早,工作人员还没上班,盐都区档案馆的门口就有七八个人在焦急地等待着。到了上班时间,还没等档案利用科的工作人员将电脑打开,他们便着急地说,他们来自盐城市染织厂,都是1988年集资代劳的工人,但是他们的档案里只有1993年劳动局帮他们办理的集资代劳手续,如果找不到相关档案材料,他们的工龄将被少算5年。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通过档案软件找到了1993年劳动局集资代劳的花名册,档案显示他们1988年进工厂工作,可相关材料却显示他们的集资代劳是1993年和其他厂一起办理的。然而,工人们都一致声称集资代劳始于1988年而非1993年,这是怎么回事呢?工作人员让工人们先回去等消息,随后联系了城市工业办,得知这批工人确实是1988年集资代劳的,不过当时是厂里私行集资代劳,没有报劳动局批准。1993年,劳动局为这批员工集体办理了集资代劳手续,这才产生了5年的工龄误差。在跟城市工业办联系过程中,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还得到一个重要信息:1993年,劳动局为这批集资代劳人员特地进行了会办。通过这一线索,工作人员在1993年的局办会议纪要里找出了劳动局和工业局集体会办的情况材料,上面说明了当时集资代劳和计算工龄的情况。当工作人员告知染织厂的工人已找到这份证明材料后,工人们都非常高兴,并请一名代表前来拿材料复印件。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盐都区档案局在作风效能建设方面苦下功夫,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先后出台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服务制度,并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执行监控机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工作能力。开展“为民服务,帮民解忧,是兰台人最大的心愿”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认清群众对档案服务的新要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最大限度地搞好档案服务工作。在服务窗口开展“工人先锋号”、“四个零”、“五个一”等活动,不断增强档案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在于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更在于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区档案事业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徐文才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