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南通加快构建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南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自觉追求,贯穿于“两个率先”全过程,浓墨重彩,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民生画卷。
老年人幸福,社会才会和谐。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南通连续多年将发展养老机构、推进养老服务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针对不同对象,推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模式,让老百姓病有所医、舒心养老。
全面推动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市民生病了,以往去大医院,每次排队就要花很多时间,老年人行动不便,看病更加不容易。解决看病难也成为养老问题中的一大重点。
2015年,南通市区通大附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9家大医院与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签约,组建医疗联合体,将城市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联结,以派驻全日制医师、建立康复联合病房、培植“一中心一特色”为主要形式,建立健全专科建设联动、人员合理流动、双向转诊、统一诊断评价等八项创新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
自从南通市实行分级诊疗以来,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市民明显增多。除了看病更加方便外,有的疾病在市直医院住院只能报销75%,而回社区、乡镇卫生院疗养,可以100%报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康复治疗,不仅费用低、服务态度好,家人照顾起来也方便。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关爱失能家庭,在全省率先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南通市区老年人口中失能人数2.81万人,全市需要护理照料的失能和半失能者约有32万人。为减轻失能者家庭负担,减少社会医疗成本,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于今年1月1号起正式实施。
基本照护保险制度,是独立于现有五项社会保险之外的新险种。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覆盖城乡所有人群,包括少年儿童、青壮年,突破了照护保险覆盖范围仅限老年人的界限,创新了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南通市探索建立的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引起全国关注。据了解,照护保险试点将在今年上半年全国推开。南通的积极探索将为“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业发展打开新的突破口,也为下一步全国层面更大范围内建立实施这项制度总结出更多经验。
医养结合,今年新增养老床位4800张
年纪大了,去哪儿养老? 2015年,南通全市新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10所,增加护理床位4000张,养老机构建设跻身全国先进行列。目前,南通市已初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新格局。
今年南通市将进一步加大设施建设力度,全市新增养老床位48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3张以上。为农村敬老院配置1000张护理床和1000台空调。同时,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城乡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建成率分别达到40%、25%。城镇社区日托助餐点建成率达到80%,市区实现全覆盖。
此外,南通市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形成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尤其是贷款贴息办法出台后,已推动15家银行向38家养老机构发放贷款6亿元,有效化解了养老机构的资金瓶颈。
民生所指,国运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十三五”的宏图已然启幕,南通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增进全市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凝心聚力,共谱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的宏伟篇章。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