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1月南京服务业发展亮点频现

10.01.2017  14:03

 

2016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奋斗目标,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转型压力,着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运行动力转换,进一步凸显服务业的主体地位。2016年1-11月,我市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规模以上服务业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全省排名超过苏州、无锡。2016年1-11月,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715.35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较1-10月下降0.1个百分点,较2015年1-11月上升2.8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7位,分别高于苏州和无锡排名位次3位和2位。

1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依旧强劲。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互联网对各行各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全面渗透开始加速,并逐渐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2016年1-11月,我市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5.53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较同期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高出92.7个百分点,拉动整体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23.7%。

2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凸显优势。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问题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和环境治理的紧迫性也促使各级政府积极探索经济转型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存在发展契机。2016年1-11月,我市规模以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实现营业收入15.92亿元,同比增长83.5%,增幅大大高于同期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

3 、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日益繁荣。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能力日益增强,消费方式更加多样,消费领域日益多元,休闲娱乐、文化健身等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成为经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2016年1-11月,我市规模以上体育、娱乐业、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6.1%、37.4%、26.9%,分别高于同期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40.8个百分点、22.1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投资规模扩大。近年来,服务业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投资规模逐步扩大。2016年1-11月,我市完成服务业投资3427.24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1-10月上升1个百分点,较2015年1-11月上升10.3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7.5%。从增长速度来看,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最为迅速。2016年1-11月,我市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投资39.01亿元,同比增长18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146.95亿元,同比增长89.5%。从投资额来看,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的投资额占比最大。2016年1-11月,我市房地产业完成投资额1876.83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投资额的比重达到54.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额513.54亿元,占全市服务业投资的比重达到15%。

三、商贸市场增长强劲。2016年1-11月,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20.19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较1-10月上升0.1个百分点,较2015年11月上升0.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31.54亿元,同比增长9.2%,增幅较2016年1-10月上升0.4个百分点,较2015年1-11月上升2.7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税收形势良好。2016年1-11月,我市实现服务业税收1106.34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较2016年1-10月下降1.5个百分点,较2015年1-11月上升13.2个百分点。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50.5%,比重与2016年1-10月持平,较2015年1-11月上升5.4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16年1-11月服务业税收增长最快的是房地产业,增幅达到45.5%,其次是信息传输业,增速为14.8%。

五、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状况改善。2016年1-11月,我市水路货运在持续两年的走低趋势后,开始出现改善。2016年1-11月全市水运完成货运量1.30亿吨,同比增长4.3%,增幅转负为正,较2015年1-11月上升17.2个百分点。2016年1-11月电信实现业务收入110.75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较2015年1-11月上升2.9个百分点;

六、金融市场发展稳定。2016年1-11月,全市金融业发展总体平稳。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2324.29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704.48亿元,同比增长19.3%。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355.42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稳定。

七、进出口有望走出低迷状态。2016年1-11月,我市进出口降幅开始收窄,有望走出持续低迷状态。2016年1-11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952.68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较2016年1-10月收窄1.7个百分点,较2015年1-11月收窄5.1个百分点。

八、对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服务业集聚式发展。 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关联度强,有利于整个社会服务网络的形成,具有资源共享、规模经济的特点,可以为服务经济拓展新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经济。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服务业集聚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和服务创新。目前我市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业集聚区还不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综合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立足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特色。科学合理地布局不同功能的服务业。

2 、提高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水平。 要积极推动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在改善服务业行业结构,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扩大其利用外资的规模。还要研究采取具体措施,为服务业出口创造良好环境,同时鼓励人力资源、咨询、法律服务、金融等各类服务贸易相关的企业“走出去”,为出口提供服务外包服务,开通绿色通关。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同时减少外资引入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发挥外国资本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 、着力培育新增长点。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并举,培育新的增长点。适应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潜力,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政服务等产业,进一步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景点、精品线路、精品服务,通过开发特色餐饮、特色休闲、特色娱乐、特色旅游纪念品,做强做大特色旅游业,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带动零售、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拟稿人:赵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