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起溍故居:砥柱中流非等闲
在扬州热闹的东关街上,藏着一个安静的小纪念馆,扬州第一任县委书记和中共泰州临时县委书记——曹起溍的故居。在金桂圆巷深处,一间小小的四合院紧贴着盐商巨宅个园的北墙。正堂里一副对联系主人当年手书:凭栏听鸟语,隔院送花香。然而曹起溍并未守着隔墙这万般美景逍遥度日,作为中共扬州地方组织的创始人,他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为后来扬泰地区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每当谈到近百年前扬州地区党组织的组建,扬州市党史办副主任黄文明总会说:“那必须要提他。”
曹起溍,1906年3月25日出生于扬州的一个小职员家庭。“五四运动”爆发后,扬州各界迅速掀起了反帝爱国热潮,这给年少的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22年,曹起溍考上上海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附属中学,在那里,他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在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扬州中学前身)求学期间,看到当时军阀混战、贫富悬殊,曹起溍愈加憎恨昏庸无能的政府,立志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进步教师的影响和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逐步觉悟到改造旧中国,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唯有革命别无他法。1925年5月上旬,中共党员、共青团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恽代英以国民党上海区执行部宣传部秘书的身份来扬,向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和第八中学师生发表演讲,指出青年应走的革命道路,号召青年学生加入国共合作改组后的国民党。曹起溍受到启发和教育加入了国民党左派组织。“五卅运动”爆发后,扬州一批青年学生在曹起溍倡导下,成立五卅后援会和学生联合会,创办《卧薪尝胆》周刊,进行反帝宣传,开展募捐活动,支援上海工人反帝斗争。在斗争中,曹起溍发展党员,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斗争,又在城市的各领域成立工会……他逐渐锻炼成长为在扬州的国民党组织左派核心领导人之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扬州的国民党左派组织瓦解,成员分化。这一年,曹起溍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南洋公学,考虑到革命需要,他决定放弃上大学读书,父子二人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父亲骂他:有大学不上,是呆子傻子。曹起溍回答:但愿中国多出几个“呆子”“傻子”,人民就有救了。1927年秋,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江苏省委陆续派人赴各地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指派王寿荃在扬州建立党的独立支部。也就在这一年,曹起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独立支部组织干事。1928年8月后,曹起溍历任中共扬州临时县委书记、城区区委书记和泰县县委书记。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他创建了高汉庄、李家桥、孙家墩三个党支部,发展农村党员;两次赴泰州,成立了泰州溱潼区委,使泰州地区的工农革命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广大农村,曹起溍成立“农民协会”“穷人会”等农民组织,发动农民抗租抗债。斗争取得了胜利,党组织巩固了在农村的基础,成为领导工农革命的中流砥柱。
1929年8月16日,曹起溍不幸被捕。在牢狱中,他团结难友多次开展绝食斗争、策划暴动、组织越狱,敌人对他恨之入骨。1931年2月24日,年仅25岁的曹起溍牺牲于镇江北固山。“直到牺牲,他也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很好地保护了扬泰地区党组织的安全。”扬州党史办宣教处的杨志军说。
记者采访中,偶有闲逛东关街的游客拐进来,虽大都静静来,默默走,但“古巷藏英雄”,小院厢房桌上一本厚厚的留言册悄悄留住了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意与怀念。扬州中学第一任“曹起溍中队”的辅导员朱学慧回忆起20多年前中队创建时,“孩子们稚嫩纯真的面容投射出来的坚毅眼神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些清脆悦耳的学英雄的呐喊声仿佛仍在耳畔萦回”。杨志军告诉记者,“自从曹起溍烈士故居修缮恢复后,很多单位的入党宣誓都会选择这里。”
“秋风飒飒雨丝丝,狐作人言鬼唱诗,明日天兵显神勇,妖氛一扫而空之。”在东关街深处的这间小院,近百年前一位年轻革命党人的生死诤言依然激励着人们为中华之崛起继续奋斗。本报记者汪 滢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