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服务更主动 更务实 更即时-----“互联网+”渐成江苏司法行政新业态

03.04.2015  17:36

今天,法制日报头版头条长篇通讯,以《执法服务更主动更务实更即时___“互联网+”渐成江苏司法行政新业态》刊登了江苏省司法厅利用“互联网+”新概念,持续打造融合性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
        2014年以来,省司法厅以12348法律援助热线升级为以12348司法行政公共服务平台为切入口,全面推进云服务、大数据的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开始了提升互联网思维的新尝试。通过将互联网、手机终端平台功能与司法行政各项职能捆绑融合,塑造出符合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司法行政新业态,执法和服务的各项职能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务虚到务实、由流程繁琐到即时应对的多方面转变。

 

  “您好,我校友的父亲被别人殴打,脸部血流不止,让人看到心痛不已!他们一家该怎么办?求关注!”3月27日早上7点50分,@江苏司法行政在线微博管理员徐志轩刚挤进20路公交车,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微博客户端,一名网友发来带着伤情照片的私信显示在屏幕上。
  徐志轩随即答复网友:“您好,小司建议报警,同时保存好伤者病历、照片等相关证据。拨打当地12348司法行政公共平台服务热线,值班律师会为你提供专业法律建议。”起床就刷博,上班路上处理网友留言回复,已成为徐志轩工作的“新常态”。
  类似的对话在@江苏司法行政在线微博、微信后台不胜枚举。
  统计显示,@江苏司法行政在线微博上线运行一年半以来,发稿4268条,单条阅读量均破万,最高达82.5万,影响力指数稳居全国司法行政和江苏省级机关政务微博前五。微信已连续14期位列法制网微信影响力周排行榜——司法行政篇前10位。江苏司法行政通过“法润江苏微联盟”工作机制,与近20家媒体和省级机关政务微博横向合作,整合系统内市、县司法行政机关和基层法律服务单位已开通200多个微博、微信服务账号,寓宣传于服务之中,一大批像徐志轩这样的“微博达人”“微信天使”默默为网民提供着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江苏省司法厅利用“互联网+”新概念,持续打造融合性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将互联网、手机终端平台功能与司法行政各项职能捆绑融合,塑造出符合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司法行政新业态,执法和服务的各项职能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务虚到务实、由流程繁琐到即时应对的多方面转变。

升级12348服务平台
  提起“互联网+”的尝试,首先就要说到被司法部充分肯定的“12348”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2014年1月,江苏省司法厅以12348法律援助热线升级为以12348司法行政公共服务平台为切入口,全面推进云服务、大数据的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开始了提升互联网思维的新尝试。在试点的徐州市,当年2月17日即正式启用该平台,网络法律服务地图将全市98个律师事务所、11个公证处、132个基层法律服务所、10个司法鉴定所、11个法律援助中心、167个调处中心从实体搬上了虚拟空间,通过与电话、手机终端、微信微博和服务网站的互联互通,将司法行政为民服务职能,向前推进一大步。
  2014年11月,江苏全省13个省辖市的12348公共服务平台全部上线运行,借助网上办事平台、微博、微信、手机APP的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让群众享受到了“互联网+”全、新、快、准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目前,通过对接,在全省93个县(市、区)、1112个乡镇(涉农街道)成立的实体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84.7%的村(社区)建立的司法行政服务站,实现网上网下、虚拟实体的融合,全省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得到有效实现。

实体网络服务融合
  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司法考试、法治宣传……司法行政的法律服务职能几乎每一项都和百姓生活密不可分,也是政法机关中与群众最贴近的服务品种。当这些传统服务职能融合于互联网,一些过去需要群众跑腿才能当面获得的服务项目就如同插上了翅膀,实现了沟通和服务的零距离。
  “办公证可以网上预约,我就不用到单位请假了。”南京市民王女士因要处分房产,需要办理公证。要在过去,由于对公证业务不了解,手续又很繁琐,不跑上几趟,是办不成的。如今,只需要登录南京12348司法行政公共服务网站,通过进入公证服务页面留言咨询,当即就可得到公证员关于手续程序的在线回复。
  王女士按照自己在网站上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带上公证手续,当天公证就办好了。而出国办业务的市民小孙,通过公司电脑就完成了网上办理公证,并通过支付宝进行线上公证费支付,第二天他就到公证处拿到了公证书。
  记者了解到,南京公证线上受理范围包括出国留学、探亲、旅游、商务考察、定居移民、工作劳务等36项涉外公证业务。如果市民有疑问,公证处官网设有二维码,市民通过微信“扫一扫”,就可一对一咨询公证员。在线申办平台上,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还受到多层加密保护。
  南京市12348司法行政公共服务网还建立起法律服务人员登录通道、行政管理人员通道、公检法法援办案衔接通道、异地协作通道等多用户群通道,保证公共服务网站各使用人独立享用平台入口,确保信息安全。
    大数据”互通共享
  在南京市建邺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有一个依托互联网建立起的立体防控平台,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一举一动实现网上实时监测。
  该平台与公安、检察、法院的信息平台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共享,建立了由大量高清摄像头、LED电子大屏幕组成的语音、视频实时监控的立体防控平台。通过对管控人员的动态轨迹分析研判制度,运用平台自动检索掌握两类人员日常动态、异动情况,及时分析研判,严防重新犯罪。
  平台还实现了网上办案功能、实时监管功能、信息研判功能、远程教育功能四大功能,并建立起了网上办案、网上监管、网上共享、网上教育的社区矫正立体工作模式。在全区6个基层司法所、社区服务基地等重点区域安装高清监控探头,实时监控、同步上传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接收、入矫宣告、集中教育、社区服务等工作,对违反监管规定的人员显示黄色预警,实现对矫正管理人员和特殊人群的双向监管,确保社区矫正监管高效安全。
  海安县司法局利用互联网思维自行研发,自去年10月上线的海安司法APP客户端,将局机关和基层司法所、社工共计110多人纳入手机动态管理,实现了日常考勤、内部通知、文件下载和社区矫正走访的即时管理。“过去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走访无法准确察看,现在因为需要拍照上传,并自动标注时间和地理信息,机关管理和执法更加严谨了。”海安县司法局局长张建华告诉记者。
  2014年是江苏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年,今年又被确定为信息化应用年,一个外部与公检法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内部省、市、县三级平台和乡镇司法所应用终端互联互通,融执法、服务和内部管理考核为一体的总体架构基本形成。
  “互联网已经完全改变了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只有运用好互联网思维,认真研究‘互联网+’概念下的司法行政执法服务模式的变革,才能真正推进司法行政职能转变,更好地适应群众的服务需求。”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说,江苏司法行政围绕“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目标,虽然在大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服务平台建设,运用融合发展理念扩大服务力量、提升服务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服务质效提升的要求时不我待,单纯依靠传统方法难以跟进满足。推进“互联网+”司法行政新业态的形成,将实体服务资源与网络服务融合对接,正是提高服务效能、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由之路。

 


编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