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粮库”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2012年,《江苏省“十二五”数字粮库建设实施方案》开始实施,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粮库”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陆续展开,作为江苏省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张家港市“智慧粮库”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从项目规划、建设到运行,坚持探索“智慧粮库”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突出智慧粮库在为农服务中的作用,把科技实力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实惠和便利。
一、解析“智慧粮库”建设与为农服务的联系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各地“智慧粮库”建设,各地也在积极响应,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为建而建,或者着重强调其储备功能,对于“智慧粮库”建设服务功能少有深入探究。粮食业务上承种粮农户,下接粮食加工百姓餐桌,所有工作与农户息息相关,为农服务是粮库工作的关键一环,“智慧粮库”建设的一大目标和功能也是需要回归到服务农户、服务群众工作中去,两者是方式方法与任务目标的关系。张家港市作为苏州地区粮食收储改革创新先行者,目前所属大部分库点都属于收储原生粮的一线粮库,需要粮食部门不断挖掘“智慧粮库”建设、应用的优势,以科技力量提升为农服务质量。
二、当前“智慧粮库”建设提升为农服务切入点
(一)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打通“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落实到粮食工作中,这个“最后一公里”最迫切的就是要改进粮食产后入库环节。粮食收购涉及产后运输、验质、检斤、入仓、粮款发放等众多环节,直接面向农户的基层收购粮库,收购情况更为复杂,要减少农户售粮时间,需要考虑更多影响因素。“智慧粮库”在简化农户卖粮环节,理顺农户卖粮秩序,加快农户卖粮速度,减少农户售粮时间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简化农户卖粮环节。“智慧粮库”建设之前,农户卖粮需要运输,排队,进行检斤、扦样、卸粮入库和回皮签字,然后根据签字副单,前去核算粮款。层层环节,都需要农户参与确认,收购流程复杂冗长,“智慧粮库”建成之后,农户通过携带一张小小的结算卡,以简单的刷卡、收卡(指纹确认)操作,售粮车皮即可通过报岗、检验、过磅、卸粮、回皮、结算、出库的全部流程,实现售粮一卡通售粮。在人多手杂的收购现场中,简化农户操作,避免人为误差,提升售粮效率。收款环节,通过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软件”系统,实现全市最低收购价粮粮款网上转账发放,所有性质的粮食都能网上支付。农户卖完粮后,直接收取入账打印好的售粮卡即可,方便携带,安全可靠,还不用找零烦恼,为农服务更加细致。
二是理顺农户卖粮秩序。农户安心卖粮,公开透明是保障。收购期间,在各项收购政策挂牌公示之外,每天收购价通过LED屏公示。农户最关心的称重、检验、结算关键点,以透明化的电脑联网、LED显示、广播报幕的方式,即称即报,即算即知,确保粮食情况农户第一时间知道,树立粮食收购诚信形象,奠定农户信任基础。高峰时段,采用全库无死角网络摄像头监控,帮助工作人员及时监管库区各收购工作各环节运转状况,对易堵路段及时疏导,确保收购进程有序。
三是加快农户售粮速度。“智慧粮库”建设,是在机械化、自动化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通过软件系统把一个个独立作业单位联系在一起,方便合理排布和管理,进而提升效率。对于农户来讲,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就是不用跑冤枉路,可以跑快路。粮食收割前,可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及时沟通交流,协商安排临时放置仓厫,方便农户抢收抢售。收购高峰时,同时开多个仓卸粮,也可根据刷卡提示,迅速找到正确的卸粮通道卸粮,避免扎堆,减少空置,节省卖粮时间。
(二)建设美好生活基础
粮食工作关乎百姓餐桌,关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粮食工作的“服务性质”广义上更为人民安居、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服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千方百计满足群众品质需求,夯实平安生活基础和树立健康生活理念,这方面,“智慧粮库”建设功效显著。
一是满足群众品质需求。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粮食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是温饱已经跟不上群众需求,更营养、健康、品相好、口味佳的高品质粮食越来越受大众青睐,形成了群众期盼的粮企服务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随着粮食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粮食品质好坏,直接关系市场竞争和收益,促成粮食企业改进服务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智慧粮库”建设,正是这种内因外需的一个外在表现,“智慧粮库”将以往独立运行的出入库、排仓、通风、熏蒸、烘干等各环节加上一个统一管理调度的“大脑”,促使保粮技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零散的保粮措施,拧成一股绳,使得粮食保管从单项、具体技术上升到整体层面、综合层面,给粮食工作者一个全局视野,搭配不断更新的单项储藏技术,确保粮食品质同比不断提升,以满足群众不断上升的粮食“质”的需求,真正实现科学储粮与时俱进。
二是保障群众生活安定。老百姓过日子,就是图个安稳。习近平总书记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真正实现“心中不慌”和“百姓安稳”,粮食有质有量是基本保障。一方面确保粮食数量。带有实时录入、智能化管理,安防监控和远程联网等功能的“智慧粮库”,通过在粮食收购、产后防灾减损和储备阶段,进行实时管理,查询数量,远程监控,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确保粮食数量真实可靠。遇到灾害天气,则可发挥“烘干收发”系统的高效率,为农户潮粮、地区安全储备数量筑起一道科技防火墙。另一方面保证粮食质量。粮食收购入仓前,关联粮食品质检验信息,明确粮食入仓质量责任主体,有效保障粮食产后收储质量。收储后,通过集成通风冷却、环流熏蒸、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库存粮食代码识别等多种手段,在粮食保管、检验、质量控制以及来源去向等关键点,进行储粮技术综合应用,以提升粮食保管水平,为后续粮食加工、百姓餐桌提供更优质、高品质原材料。
三是方便群众获取信息。在做好数字粮库与库存识别代码等基础性“智慧粮库”建设的同时,将其延伸,搭乘互联网快车,给群众打开一扇认识粮食、了解粮食、走近粮食的窗口。目前,我市沙洲中心粮库、乘航、塘市、港口、周家桥等一线库点,均已装有全市联网、即时播报的天气、菜价等信息的电子播报屏。主要库点的粮食新工作信息在总公司、市粮食局、“青年文明号在行动”等网站及时公开发布,健康的粮油知识,爱粮节粮内容的主题教育,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深受少年儿童和群众喜爱。
三、展望“智慧粮库”建设提升为农服务前景
由于我国“智慧粮库”建设时间尚短,许多工作还处在摸索阶段,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应用的“吃螃蟹者”,张家港市从自身的建设和为农服务提升的探究过程中,为改进工作而不断努力,对后续“智慧粮库”建设形成了一些看法。
(一)渠道拓宽。当前“智慧粮库”概念还仅仅局限于“数字粮库”和“库存粮食识别代码”两大块,这是当前的力推主要工作,但是,展望更远的前景,需要推进更大范围的“智慧粮库”建设,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框架下,将“智慧粮库”建设融入全社会的“互联网+”中去,线上线下联动,从基础信息录入到排仓、检验、粮食保管,再到广告宣传,爱粮教育、便民服务,还需要深入挖掘、不断创新,使“智慧粮库”更加广泛应用到粮食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毛细血管,真正实现粮食工作全覆盖,在为农服务上,提升服务的广度。
(二)融合更紧。现今,很多基层库点已经开始应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提升为农服务品质,如天气电子屏、快捷售粮通道等,通过“智慧粮库”建设,已经整合了一部分,比如沙洲中心粮库就已经集成了出入库、储存智能控制、低温烘干与收发、仓储业务管理以及生产安防等板块,但是,就整体上来讲,融合程度主要集中在粮食收购和仓储保管上,对于更大范围的融合尚有待更进一步融合,比如“数字粮库”与天气电子屏、与库存粮食识别代码、与网络服务、手机服务的更紧密融合,通过融合,提升为农服务的深度。
(三)意识更新。“智慧粮库”建设是一项硬件建设,给粮食工作者打开了一扇改进为农服务的新窗口,也提供给了粮食收储企业一件新的工具。在未来,如何用好这件工具,去为粮食工作来服务、提升“三农”工作质量、建设更优质社会,还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去摸索,唯一不变和贯穿其中的,就是一颗做粮食工作为农、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心态和意识。只有坚守这个主线,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断打磨手中利器,琢磨新事物用法,“智慧粮库”才能真正用的实处,为人民福祉、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