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智慧助力中国芦山震区乡村重建
(新华全媒头条·芦山地震两周年)国际智慧助力中国芦山震区乡村重建
在2013年7.0级的大地震发生之前,芦山对多数外国人而言是个从未听说的地名,更遑论大山深处的受灾村落。在地震后,来自不同国家的建筑师纷纷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壤,为震区重建乃至中国城镇化建设带来新模式和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在芦山震区乡村的重建中,除了改造建筑本身,海内外设计师们也在保留传统建筑精髓的基础上,为村民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可复制的新型产业模式。
位于雅安市宝兴县穆坪镇的雪山村在震中受损严重,这个处在半山腰的村落原以生产玉米、小麦、土豆等粮食作物为主,百来户村民大多收入靠外出打工,地震给这个本不富裕的山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震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组委会,面向全球发布了关于雪山村重建设计方案的竞赛,来自全球75个国家的5000多名青年设计师参与其中。
有40年历史的美国波士顿泽碧克建筑设计事务所最终胜选。年轻海归王旭和他的团队将村里25户民居打造成村民自主经营的乡村度假屋,其他75户村民则从事生态养殖,为度假村提供有机果蔬,或做后勤。
“建筑设计关乎一个人的生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实体建筑或者空间,通过设计将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亟待复兴的乡村尤其如此。”王旭说,“竞赛也帮村子做了很好的国际传播和推广,提升了知名度。”
雪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安介绍,去年村里成立了福民合作社,管理农家乐,建立旅游接待中心,为重建户和游客提供便利。目前有企业准备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与村子合作打造乡村生态旅游。
与雪山村重建模式相似的还有该县蜂桶寨乡的“戴维旅游新村”。新村以一个多世纪前在此传教,发现并将大熊猫首次介绍到海外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命名。
戴维曾经工作过的全木结构老教堂,及附近一个新建的“熊猫园”是村子发展旅游服务业的亮点,原本靠种植药材和农作物的村民也改行经营家庭旅馆。
村民张秀芬期待,游客的到来将解决当地白术、天麻等药材,以及蜂蜜、腊肉等土产的外销问题,在外打工的年轻一代也能回乡创业。
向传统致敬
如何在重建过程中把握好现代建筑工艺与中国乡村传统文化间的平衡,是“外来和尚们”遇到的又一挑战。
在与村民几番“斗争和妥协”之下,雪山村新居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体,村民们不舍丢弃的旧宅老木料无法满足现代抗震需要,但被用作内外装饰。墙面用当地典型的竹编网片覆盖,加上木质窗框、青瓦屋面和鹅卵石点缀——川西民居古朴的风情包裹着现代住宅的安全和实用。
“我们原来房前屋后都是竹子,现在用竹片装修,有种自然美,也有老屋的感觉。”李德安说。如今的雪山村新居或三两散落山坡,或独栋伫立林间,形成独特的山地乡村风貌。
“戴维新村”的重建同样将尊重传统作为重中之重。重建从细节着手,保留古风。“我们就是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新村的设计者、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的创始人孙君说。
基于这种理念,新村的房屋外墙采用了当地传统工艺,以混有稻草、当地粘土的材料敷墙,既防潮又保暖;连外墙装饰装饰木板、阳台栏杆也是取材于村民自家种的香杉木;有些房屋的门窗还采用了教堂穹顶式的装饰,那正是当年戴维教堂留下的外国元素。
“游客来了一看就能发现我们的特色,跟其他村子不一样。”蜂桶寨乡党委副书记罗玉梅说。
绿色未来
在芦山县的太平镇上,日本建筑师坂茂将一座新奇的纸管幼儿园带到了这里,其灵魂就是那56根棕色纸管为梁柱形成的主体建筑框架。
作为建材的纸管是紧卷成筒的回收纸张,强度大,并能防潮防火,同样材质也被这位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在日本、土耳其、新西兰等多个灾后应急和重建项目中应用。
对接坂茂设计团队工作的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殷荭说:“这些纸管坚固又轻巧,拆装方便,而且能再次回收利用,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又有木头的质感,能让灾民感受到温暖安全。”
幼儿园园长竹楠说,最初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当地居民对纸管作为建材存疑,但“很多后来入园的孩子的家长是看着幼儿园一天天修起来的,他们才放心了。教室的通风采光也很好,冬暖夏凉。去年夏天,我们幼儿园就比附近板房要凉快多了。”
殷荭说,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抗震建筑设计先进,值得借鉴,“除了建筑本身,坂茂所要传递的更是一种环保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纸管建筑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参与采写:刘诗蕾)(易凌余里杨轶)
原标题:国际智慧助力中国芦山震区乡村重建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