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智囊团”解读“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

29.04.2016  23:11

  中新网南京4月29日电(记者申冉)“(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有一些是周期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过去靠抱团取暖去‘熬’已经不行了,必须直面挑战,进行改革!”29日,“供给侧改革与创新驱动——2016全国产业与金融创新大会”暨“城市园区转型升级路径与对接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来自国家各主要经济部门的“智囊”先后发言,对“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解读。其间,国务院参事、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直言,中国GDP增速6.5%是底线,如跌破则必须果断采取措施。

  就在几天前,国内29个省份先后公布2016年一季度GDP数据,其中山西、吉林两省GDP增速跌破6.5%,山西省的增速甚至只有3%,而河北省则刚刚企及6.5%的“及格线”。

  在当天的会议上,一季度的各省成绩被经济专家们反复提及。

  对于山西、吉林两个重工业基地的“沦陷”,中国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在会上强调,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增强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央企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促进区域发展、实现良性发展,有利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确保GDP6.5%以上的增速。

  “根本问题不是国有经济总量大,根本的问题是企业产业有没有竞争力,背后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思想理念的改革。”季晓南认为,地方政府应理解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通过企业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提供新的动能。”

  姚景源则更为直白坦言,要完成“十三五”规划中的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就意味着这五年的GDP增速不能低于6.5%,“我个人认为6.5%都低了,今年的增长目标定的是6.5%到7%,这是一个合理区间。跌破6.5%,就是跌破底线了,必须要果断采取措施,回到增速换挡上来。

  对于中国经济如何增速换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只要把握几个关键词,留给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新机会和新机遇还是很多的。

  他说,“要从过去追求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转向增长质量和效率;产业结构从低端山寨,迈向中高端的创新和工匠化;从低增值的密集劳动力生产,转向高增值的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从满足老百姓的吃饱吃暖,转向满足他们对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月份的预测中,上调了对中国增长的预测。他们说,是因为看好中国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从工业转向服务、从模仿转向创新,这个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前景。”张燕生指出,“地方政府、企业要把握住近年来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和需求结构的转换。

  在会上,还针对江苏园区企业和地方政府举办了“转型升级路径与对接会”,旨在提供重构产业价值链,将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源形成聚合效应,为城市、园区建设提供新思维、新方法、新工具。(完)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