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

27.11.2017  18:22

超过六成的农村儿童过去一年曾遭受校园欺凌,其中留守儿童受欺凌比例更高,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近日,在以“服务流动人口、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的第二届“流动人口健康与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副教授宋月萍在分论坛上分享的一项调查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据介绍,该组调查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第三期调查数据。宋月萍分析了其中的农村初中儿童样本2612个,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样本757个,占比约为28.98%。

 

  留守提高了儿童受欺凌风险

  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宋月萍认为,在社会文化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儿童是否遭受校园欺凌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留守”改变了儿童的家庭特征及其所处的校园环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受欺凌风险。

  调查数字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高达75%,较非留守儿童高出14个百分点;22.6%的留守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频率达到每月1次,言语欺凌和社交欺凌是两种最主要的欺凌形式。

  从家庭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看,调查数字显示,留守儿童中独生子女比例较非留守儿童低9个百分点;约18%的留守儿童反映父母经常吵架,而非留守儿童中该比例仅为8%;留守儿童中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的比例仅为23%,低于非留守儿童约8个百分点;60%的留守儿童在校寄宿,较非留守儿童高12个百分点。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父母关系失和的可能性提高9个百分点,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的可能性降低4.8个百分点,在校寄宿可能性提高7.68个百分点。”宋月萍通过数字分析认为,“父母关系失和在校寄宿是儿童受欺凌的危险因素,而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能有效降低其受欺凌的风险。

  从学校环境方面看,调查数字显示,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班级平均人数更多,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较少,老师联系家长的比例为61%,较非留守儿童低5个百分点;留守儿童自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得分比较低,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受同学老师喜欢;留守儿童的同伴行为得分也不高,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的朋友圈中打架、逃学等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

  “友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能显著降低学生的受欺凌风险,但显然,留守儿童在同学交往和师生交流中面临更多难题;同时,由于家长监管不足,留守儿童好友圈中越轨行为更多,从而增大其受欺凌风险。”宋月萍分析说。

 

  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在本月10日,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中,就得出了留守儿童易受欺凌的结果:“接近50%的在校留守儿童遭受过欺凌,接近30%的初中一年级留守儿童有过打架经历,高于非留守儿童。

  对于这一社会现象,宋月萍认为,在人口流动背景下,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有责任为留守儿童营造安全、友好的校园环境,应切实重视校园欺凌问题,密切家校联系,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咨询的作用,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

  “作为留守儿童,其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有效发挥学校的作用。”宋月萍建议,从顶层设计着手,要把关注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学校常规的一项教育机制,通过系统科学的制度和方式,比如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以较少其受欺凌的现象,增加其在学校的安全感。

  宋月萍说,但在方式方法上值得考虑,有的学校通过专门给留守儿童举行主题班会、生日会等活动以加强对他们的关爱,“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错误在于标签化了留守儿童,这会让他们自己就会认为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容易产生悲观、孤独等不良的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