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云南乡村是我永远的牵挂”——访‘支教’中国云南14年的新加坡医生陈来荣

24.01.2015  21:27

  中新网新加坡1月24日电题:“云南乡村是我永远的牵挂”——访‘支教’中国云南14年的新加坡医生陈来荣

  中新网记者于俊

  见到陈来荣先生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丽的校园里。中午时分,沿着走向大草坪的走道,中等身材、身着T恤牛仔裤、戴着眼镜的陈先生阔步甩手走来,有力握手、以很快的语速打招呼、自我介绍,已届“知天命”之年的他浑身透出朝气和干练。

  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爱丽丝与彼得学院(CollegeofAlice&PeterTan)外展及社区联系主任的陈来荣先生,1996年至2010年,放弃在新加坡行医及舒适的生活,带着妻子丽贞和一双儿女,去到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偏远山区,参与培训乡村医生计划,并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服务,还帮助照顾孤儿、残疾儿童和麻风病患者。

  陈先生向记者谈起去云南的初衷和过程:“我在新加坡读书,去了加拿大留学,85年毕业、当医生。读书时就有心愿,要到贫困的、需要医生的地方去为当地人工作。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香港的施达基金会有一个项目,正在招募去云南西双版纳培训乡村医生的教师,我就与基金会联系并成行了。原来的计划是去那里‘支教’3年。

  位于中国云南最南端的山区西双版纳,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复杂险峻的地形使得医疗和教育等必需品难以送达,常年缺医少药。当地的乡村医生都是只接受过高中以下教育的农民,缺乏足够的医疗知识为前来求医的病患治疗疾病和损伤。

  陈先生回忆说:“刚到西双版纳的时候,我试着了解乡村医生的职责,让受训的医生们画出孩子、妇女和老人的画像,了解村民最常见的三种疾病,以此开始课程。从基本诊断、母亲及儿童健康、控制传染病等方面,将他们从乡村诊所带往社区参与预防保健。

  “我向大家明确培训的目的是当个有良好医德、医术的医生。灌输给他们经营诊所、预防疾病等理念。告诫大家在对病人诊断后,要先告知病人饮食、卫生、预防等注意点,然后再对症下药。

  云南的14年,陈来荣在西双版纳、怒江、临沧、丽江、中甸等多地工作过。除了设计课程、传授知识,他也会在当地医院值勤接诊,为民众解除病痛。

  面对限于当地医疗条件无法处理的现状,陈来荣明白不能靠自我单打独斗,又开始了另一项重要工作。他把新加坡的医疗技术力量和云南患者配对,为最贫穷的村民提供治疗,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这些治疗包括了60多次的烧伤挛缩手术、120余次唇腭裂手术及近100例的眼科手术。

  不过陈医生坦言,有时候将患者带到手术台会比动手术还要棘手。将20名病患从山区带到城市医院,整个过程是个很大挑战。因为从没离开过自己的山寨,有不少人晕车了;而唇腭裂儿童大都营养不良,患有轻度贫血症而无法动手术;等等这些确实令人沮丧……

  “据此,我们改进了工作:在手术前的3个月,召集义工探访村民,给病人送去牛奶、维他命等营养品,保证以后能够手术。

  陈医生以超乎寻常的方式展现他对工作的热忱,他介绍新加坡的学校、教会团体、联络机构和企业的志愿者去到云南,发挥各家所长伸出援手。他认为,这就是结合来自这两个他称之为“”的地方的人最有意义的方式。

  云南的14年,已成为陈来荣先生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与记者谈起在那里的经历,他感性地说:“云南乡村是我永远的牵挂。

  他披露,回到新加坡已经4年,仍是魂牵梦绕云南的点点滴滴。经常与云南朋友电话联络,甚至为了儿子想吃云南的食物,也回去过云南。一双儿女也颇有“语言天赋”,英语、中文普通话、云南当地话都会,见什么人,就说什么话。

  陈来荣先生对这段生活阅历的最大感受是:14年中,身临其境地看到了云南的变化和进步。他坦言,“要感谢的人实在很多,首先将永远感激妻子丽贞的付出。她放弃了大学里光明的前途和事业,毅然决定与我来到云南。她所作的牺牲及委身远远超过我,对她的感谢,我永远述说不尽。

  陈来荣先生对中国西部送医服务及对青年和儿童事业的杰出贡献,得到了中新两国政府的褒奖。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专家局授予“友谊奖”,由前总理温家宝为他颁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颁授“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奖”,前总统纳丹授予他“新加坡MILK(关爱儿童)基金奖”。(完)

  原标题:人物专访:“云南乡村是我永远的牵挂”——访‘支教’中国云南14年的新加坡医生陈来荣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