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高铁和绿皮车都开往“家”的方向
现在虽然有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但票价低廉的“绿皮车”仍受欢迎。有着不同需求的旅客,踏上层次不同的列车,但目的相同——回家。
“行李架上也趴人”不复存在
2月2日12:07,G7042次列车抵达南京站,火车司机瞿俊杰露出笑脸,又是一次列车旅客抵达目的地,“能够开高铁最快速度把大量回家的旅客平安送达,感觉很欣慰。”
瞿俊杰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南京东机务段一名90后高铁司机,他祖孙三代都是火车司机,“我爷爷开了26年火车,跑了200万公里,爸爸开了27年火车跑了300万公里,我开了4年火车,就跑了330万公里。”他说,今年他首次驾驶“复兴号”列车承担春运任务,时速350公里,以前不敢想象。
“2016年,我第一次跑春运,开的是动车,时速250公里,感觉飞快,想到拉着一车人责任重大,十分紧张,到了上海站,白手套全湿了。”瞿俊杰说,后来开高铁,时速更快,“想到爸爸当年跑春运,开的是内燃机,时速只有70公里,南京到蚌埠,要咣当咣当很久才能到站,真替那时着急。”
瞿俊杰说,每年春节前,他爸爸都会聊到过去春运,那时候,起点站检票口大门一开,站台上响彻奔跑的脚步声和喊叫声,人往火车上涌,几分钟,就“塞”满车厢。厕所里、座位下面、甚至行李架上也有人趴着。然后每经停一个站,有人从车门挤不进,就从车窗往里爬。
“以前南京到芜湖要5个小时,现在只需40分钟,并且车次很多。”过去火车开开停停,现在一路飞驰,“高铁开通以后,过去的乘车画面,今天再也看不到了。”南京东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党总支书记宁建国感叹。
瞿俊杰说,今天,变化的不只是速度,还有乘车环境和服务,高铁上还能点外卖。以前春运,旅客脸色沉重、焦躁不安。现在,车站里和高铁上,大家脸上洋溢着欢乐。
瞿俊杰参与春运以来,每年大年三十都在开火车。2月4日,大年三十,他登上了G7113次列车。
“绿皮车”仍在,体验大不同
“过去,那种上不了车的哭喊声,今天十分稀少了。”宁建国说,他1986年第一次开火车开的是蒸汽机车,效率低,时间长,旅客累,司机也累,“记得每次跑完车,回到家睡个觉,醒了就要出发去开临客。司机和火车都发挥出最大能力、运力,可是运能终究有限,仍然有人回不了家。”
如今,很少有人因为买不到票回不了家。绿皮车依然存在,但旅客乘车体验感已有明显改变。
“各位旅客请注意,请将行李包按照大不压小、方不压圆、重不压轻的要求依次摆放。”2月2日00:21,K5565次列车缓缓驶离南京站,列车员胡建新一边顺手整理旅客行李,一边不时解答旅客的询问。
绿皮车厢里,旅客回家的欢乐气氛感染着胡建新。查票、打扫卫生,他忙得不亦乐乎。每次清扫车厢卫生间,他都会往垃圾袋里倒点水再去倾倒卫生桶里的垃圾,“垃圾桶内偶尔会有丢弃未灭的烟头,倒水在垃圾袋中是防患于未然。”
春运期间,各地车站呈现出井喷式客流。为保证长三角和珠三角主要城市在外务工人员顺利返乡,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南京供电段选派64名青年集合到春运增开班列上,为旅客服务。“包括我在内,其中有33名95后,被分在多列绿皮车上。”胡建新说,我们这列“套跑车”,主要是以阜阳为中心,往返于南京、上海和东莞等客流密集城市。
不管多累,要让旅客感到暖心
K5565次列车值乘领队孙勇说,这趟车上有大量和胡建新年龄相当的95后旅客,他们中有农民工、有在外求学的学子。春运值乘的日子里,同龄人给同龄人服务,大家相处得很愉快。
南京供电段负责苏皖两省铁路沿线列车及车站供电的任务。00后旅客经钱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自小是位火车迷,得知车厢乘务员来自供电段,立马来了兴趣,不时地向乘务员徐长松请教诸如电路走向、供电方式、机车如何靠电运行等铁路相关知识。他们交流融洽,还吸引不少周边旅客前来旁听。“我学的是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听乘务员通俗易懂的讲解,感觉很新鲜。”经钱说。
车厢内,各类行李包裹把过道塞得满满当当,每次到站前20分钟胡建新都会从车厢一头走向另一头,一路通知过往旅客到站。“来回一身汗,对我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胡建新所值乘的临客绿皮车,车厢供暖靠烧煤实现,忙完车厢里的事,他还要去锅炉车厢一锹一锹把煤送进锅炉。
窗外寒风凛冽,车厢里温暖如春。旅客们或在闭目养神,或在玩手游,或是三五一伙打牌。
“在绿皮车上服务比较忙,平均每天要走3万步。”胡建新说,不管有多累,他也要让旅客感到暖心。
本报记者 梅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