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文化面面观
【艺术评论·综合·文艺观潮】
刚刚过去的羊年春晚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上春晚和艺德人品挂钩,反腐题材彰显主流价值,各民族团结欢乐……春节这个中国人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与这台家国叙事交织的电视节目难以分割,从20世纪80年代的简朴舞台,到如今备受关注的文化景观,这台晚会既是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变迁的折射镜,也是审视电视文艺如何与人文传统和时代价值相契合的一个范本。
1.时代价值的体现
回顾春晚的历史,一般会追溯到1983年。那一年,改革开放跨入第六个年头。经历了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洗礼的文艺界摆脱了旧教条的束缚,迎来了第二次青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春晚一改从1978年开始的录播方式,除夕夜首次向全国观众现场直播。作为中国电视文艺,乃至中国人视觉记忆史上一次“开天辟地”的事件,这次晚会还开创了许多一直沿用至今的“规定动作”,例如设置串场主持人、突出现场感的实况直播、与观众互动拉近距离的热线电话等。这些做法今天看来或许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2015春晚主持人照片。资料图片
梳理春晚的历史谱系,我们发现文艺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必须与时代脉搏步调一致,而这个脉搏里的最强音是国家进步与人心所向的交响汇聚。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电视视觉技术不断提升,商业化包装手段得以广泛运用,春晚的公众美誉度却不断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生活、大众心态和文化消费等春晚赖以生存的整体语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转型期,文艺不再只需要气势磅礴的大叙事,也需要强调个性的小情怀。随着多媒体时代到来,电视在传媒乃至文化格局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以春晚为代表的电视文艺和娱乐方式已经从曾经的独一无二变成了如今众多选择之一。信息爆炸,多种价值取向交汇并存,人们对春晚变得更加挑剔,更关心节目所表达的内容与自身关切的连接点在哪里,“众口”越来越“难调”。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电视文艺依然以一种刻舟求剑的心态,只知寻求形式花样的升级换代,难免会遭遇社会大众的冷眼审视,从而在国家舞台的使命感和与日常审美消费逻辑的错位中茫然不知所措。春晚寻求突围的难点正在于此。就像羊年春晚总导演哈文说的那样,“拆门办春晚”,创作者需要有改革的勇气和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直面人们对文艺的各种需求,使春晚重新成为一个能够沟通国家意志与公众意见的活力舞台。
2.人文传统的回归
春晚一个最为显著特征就是洋溢着文化中国的人情味道。广义上的联欢晚会或文艺表演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形式,在前电视时代以带有狂欢性质的民间文艺形式存在。传统中国村社的戏剧杂技表演,即是这种群众性文化生活的代表。中国人大多记得鲁迅笔下的社戏,也大多体验过庙会上文艺杂耍表演的热闹气息,这些闲暇瞬间让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丰富多彩,趣味盎然。这些与春节相关的民间文艺传统,不仅是营造节日气氛所需,更是塑造文化认同、建构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仪式,其基本的要素是中国人关于家,关于亲人,关于故乡最朴素的记忆与情怀。
在春晚这个通过电视、卫星和网络技术所连接起来的全球华人文化空间里,我们看到了关于家、故土、游子归来、家人团聚的团圆景象。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时刻,春晚不应仅停留在刻板的层次,而是应当关注那些平凡的故事,讲述普通中国人的中国梦。想象力是最关键的情感启动器。春晚要留给人们真实可感的真挚情感、个体和民族记忆,而不能是充斥着功利化无感染力的空洞叙事。只有把人文价值中最突出的人性要素放在文艺创作的首位,有真情实感的人情味,才能被时代和公众接纳进而欣赏和追捧。
2014年冯小刚执导的春晚也有一些创新之处。最大的亮点是开篇的短片《春晚是什么》。在此之前,央视推出的一系列关于“回家”主题的公益广告,再现了农民工、中国公司驻海外机构工作人员等各类普通民众跨过千山万水回家过年,以及服务在各条战线上为正在回家的中国人保驾护航的人们辛勤工作的感人场景。这些广告中的某些片断后来被整合到了春晚的开幕短片中。短短几分钟,除了前半部分采访各路名人和普通人时的自我揶揄所体现出来的国家舞台应有的包容、开放和自信之外,更有后半部分的思乡之情和这个国家每个人生来就被赋予的家国深情。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生硬,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真实感受,又能很好的将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与日常个体的平凡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可以算是春晚近几年的一次创新。人性、人和人的真挚感情、人对故土的眷恋怀念,才应是春晚的真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