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宿上演
中国江苏网1月19日讯 (记者 顾园园 吴琪/文 张哲/图)“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王铮亮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戳中无数人的泪点,成为2014年传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时至今日,《时间都去哪儿了》红了整整一年,这首深入人心的年度金曲被改编成舞台剧《时间都去哪儿了》。1月17日、18日晚上7时30分,“洋河·微分子”迎新年·感恩之夜《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上演。
这部由著名舞台剧导演李伯男执导,王铮亮担任音乐总监,王铮亮、魏雪漫、陈浩等参演的原创舞台剧,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有关中国式亲情的感人故事。导演李伯男表示,这部戏最大的特点是既温情又很残酷,既幽默又很严肃,展现了中国人对于亲情和伦理关系的一种独特表达。
原唱助阵金曲变舞台剧 展现“中国式亲情”
舞台剧《时间都去哪儿了》是一个发生在普通家庭的故事,讲述了老教师钱刚的一对儿女因为忽视对父母的关心引发的故事。钱刚兢兢业业地守着自己好父亲好丈夫好教师的身份,而自己的一双儿女却忙碌于自己的家庭及工作,忘记了父母平时无人陪伴的寂寞。对于这样一部歌曲改编成的舞台剧,李伯男导演说,“时间都去哪了”作为现在流行的一个话题,具有很深的哲理性和情感空间,能够引发观众对于亲情、生命、家庭的深度思考,不仅能用一首歌来表达,更能用一部戏来更饱满、更深刻地揭示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我们总习惯于用我们的方式去爱别人,但是我们并没有从对方接受的角度去考虑”,“我们经常会以爱的名义去束缚别人,出发点和结果却往往是相违背的”,李伯男说,这也让剧中体现出来的“爱的方式”十分残酷。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来深刻揭示和挖掘中国式的亲情,表达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尊重。
据介绍,该剧此前已经在北京、成都、太原、石家庄等地成功巡演,走心的剧情引发广大观众热议。记者观看全剧,发现整部舞台剧不仅展现了“黄昏恋”、“打小三”、“诈骗老人”、“买墓地”等热点话题,剧中更有一只具有文艺气质、名叫“苏东坡”的“猫”,用这只以吟诗和吃肉为乐的猫角色来呼应男主人公钱刚充满寂寞的晚年生活,增强了该剧的戏剧性。
王铮亮作为歌曲的原唱,此次作为主演参演该剧,他的表现没有让观众失望。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女主角由《中国好声音》中备受粉丝追捧的治愈系歌手魏雪漫担任,在剧中饰演女一号阿凤。
舞台剧开演后,现场观众很快被舞台上的演员带入情境,随着剧情转换和舞台上布景的改变时笑时哭,“我第一次看舞台剧,感觉太能打动人了,跟看电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几位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在现场很多观众都有类似的感受。
演出引发观众共鸣 笑过之后发人深省
在舞台剧中,导演李伯男充分地调动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曲的旋律,通过剧情的发展和旋律的变奏,形成一个升华和放大。此外,王铮亮还在剧中演唱一首与他角色相符的“民工版”《时间都去哪儿了》。李伯男介绍说,这个全新版本与剧中人物、情景相结合将呈现出另外一种内涵和风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前期宣传过程中,主办方还通过“速新闻”抽奖的方式抽出幸运市民,赠送给他们《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票,开演当晚这几位幸运市民悉数到场,观看这部舞台剧。“我很幸运能够通过‘速新闻’获得这张票,更幸运的是能够在宿迁看到这么好的舞台剧。”一位幸运市民表示。
“之前只听过‘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尤其有了孩子之后,更加体会到父母的艰辛。”特意从沭阳赶过来观看的曾女士说,自己看到一半便止不住落泪,虽然剧中笑点很多,但每个喜剧点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在里面,而不是凭空制造一些噱头,令人笑过之后,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
市民温先生则是在宿迁工作的安徽人。他说,从小家庭困难,但是父母不遗余力供自己读书直至大学毕业。这次和女朋友一起来观看,很多场景都让自己联想到父母。“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发人深省,也提醒着我,父母在不断老去,今年过年一定要把女朋友带回去给两位老人看看。”温先生说。
两个小时的演出很快结束,演出谢幕时很多观众起立鼓掌,笑中带着泪水。“泪中有笑更有温暖温馨”是很多观众给出的评价,“想回家抱抱爸爸妈妈”是很多人离别时最想做的事儿。很多人表示,若有机会会带家人再次观看。
主创人员希望《时间都去哪儿了》舞台剧的出现,能够让更多的人反思时间的意义,父母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赡养”,更多的是子女的陪伴,以及对于选择自己生活权力的尊重。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