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荔枝时评:“通古今之变”是治国理政基本功

24.05.2016  19:59

   文/刘根生

    (作者刘根生,“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日前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这三句话中,“通古今之变”处于中间环节,具有关键作用。

  当代人永远不可能回到“纯粹的过去”,至多只能回到“当代人理解的过去”,这决定了历史不像古董,能以基本不变的物质形态传承下去,而需借助“重新思考”薪火相传。“重新思考”不是把历史当作“小姑娘”任意打扮,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回望历史长河,准确把握深埋于历史尘埃中却具有生命力的历史真相、文化精华、精神实质,给今天以启示。这种“重新思考”,就是“通古今之变”。

   通古今之变”,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功,也是治国理政基本功。 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格局在实践中基本形成,我们党治国理政新思想集中涌现,治国理政成果丰硕,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通古今之变”。

  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举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追求的历史目标,也可以说是建立在“通古今之变”基础上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式现代化起飞阶段,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如今社会生产力已初步发展起来,“表达诉求、矛盾突发、攻坚克难”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主要问题。如何破难而进?在对过去改革成果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习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协商共治,法德并举,能力现代。

   习近平曾多次要求: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因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 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我们党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领导干部必须“通古今之变”。

  江苏向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相关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指出,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社科界联合政府部门超前研究,率先探索。江苏能“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在全国省份中最早提出“两个率先”,就是“智库”建设的重要成果,是领导干部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通古今之变”落到了实处。

   思想是行动先导。越是面临重大变革,越需要“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以开路,用正确思想来凝聚共识,用科学研究来谋定未来。 更加重视“通古今之变”,我们定能因“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把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原标题:

编辑: 邓晓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