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时评:足管中心“摘牌” 中国足协转型
新华社南京2月29日体育专电(记者王恒志)《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一周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举措无疑是2月底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摘牌”,这意味着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基本“脱钩”,中国足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将成为历史。“脱钩”后的中国足协将拥有更多自主权,对中国足协而言,“去行政化”只是改革第一步,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才是中国足协转型的目标,惟其如此,中国足球才能在机遇中迎来真正发展和进步。
足改方案提出了“调整改革中国足球协会”的任务,其中就包括足协和足管中心的“脱钩”计划。一年不到成功“摘牌”,这个速度堪称中国足球多年未见的“异数”,我们早已见惯了足协的官僚作风和拖沓效率,能用一年时间挥刀斩“瘤”,足以显示改革决心之大。
长期以来,政社不分、管办不分、权责不清一直都被认为是中国足协的“先天”死穴,由此形成的足球“官场文化”“官僚做派”“外行领导内行”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阻力。
在足改方案的近期、中期和远期三大目标中,近期目标就是要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而足协和足管中心“脱钩”正是实现近期目标的关键一步,甚至可以看作未来系列改革的基础,试想,如果连管理机构的问题都理不顺,谈何改革。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足协的转型至此才刚刚开始,“去行政化”不是目的,“去行政化”是为了能真正实现中国足协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真正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对中国足球而言,目前绝对是“最好的时代”,那么无论是联赛还是国家队,青训还是组织能力,都需要一个真正的管理者而非“衙门”,机会就在眼前,中国足球不能再错过发展的“快车道”。
“脱钩”后的中国足协在人员聘用、薪酬体系、外事出访、财务和市场开发、国字号球队教练人选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这些“改革红利”如何用在刀刃上,是转型中的中国足协“第一课”,对足协而言,摘现实中的“牌子”容易,摘心中的“牌子”其实更难,“自主权”是为了改革更顺利进行,千万不能视之为“权”,甚至用此“权”代替“旧权”,变成另一个“包揽包办”的“影子衙门”。
改革总是艰难的,但改革同样是必须的。在身份转换、思想扭转、地方足协改革、联赛管理、国家队建设、青训管理等等问题上,中国足协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有些甚至可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中国足协而言,有“好风凭借力”,何不上青天揽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