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时空的青春交响——致敬所有青年人
近日,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第16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揭晓,作为中国青年、江苏青年的代表,他们是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找到人生的发力点的?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走近他们——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激荡时空的青春交响吧!
传承责任担当,青蓝接力星火不绝
继团队成员两次获得“江苏青年五四奖章”、团队获得“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后,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悟空”号卫星载荷与科学团队,荣获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是我国首颗天文卫星,它每天遨游在500公里外的太阳同步轨道上,用“火眼金睛”探测宇宙高能粒子。目前,5岁半的“悟空”已取得氦核宇宙线能谱的直接测量等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获得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多个重要奖项,这一切,离不开团队所有成员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
“悟空”号卫星载荷与科学团队成员、共青团紫金山天文台委员会副书记陈灯意告诉记者,团队短短4年时间内完成载荷研制,使“悟空”号粒子鉴别能力、粒子探测能段等领先国际同类探测器,实现中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目前,“悟空”号团队从2011年的5人发展到30多人,形成包含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其他各类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的优秀人才梯队。
青蓝接力,有序传承。“悟空”号青年科研团队,始终秉承爱国主义这一五四精神内核——“悟空”号首席科学家常进院士曾获得“江苏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团队成员胡一鸣再次获此殊荣,去年团队又获得“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此外,团队还曾获得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等荣誉。
“小我”融入“大我”,个人梦融入国家梦
“从现在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你们人生中最具创造力的阶段,也是你们最大的机遇所在,要牢记民族责任和道义担当,把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这是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院长王殳凹教授勉励新生讲的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王殳凹放弃国外知名大学的助理教授职位邀请归国效力,加入苏州大学放射学科——我国放射医学领域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
进入苏大后,王殳凹选中新型核废料安全储放形式研究、核乏燃料后处理中放射性核素分离技术研究、放射性污染环境扩散机制研究和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研究,作为团队致力攻克的4个方向。瞄准辐射防护领域后,王殳凹与他的团队驻扎实验室,通过从事放射性核素操作资质的成熟技术平台,就核废料的处理问题探索出一套完备方案。
2017年3月,王殳凹团队在环境放射化学领域取得系列进展,首次合成解析出在强酸溶液中能够稳定存在的膦酸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晶体结构,并将其应用于高酸度条件下选择性吸附铀酰离子,为乏燃料后处理中的核素分离及环境中放射性核素污染防治开辟了新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33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王殳凹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候选人。“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能用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工作为国家的核安全保驾护航!”他说。
矢志航天报国,贡献青春智慧
在万众瞩目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中,他们是全国唯一独立承担单机载荷的高校团队。本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火星探测器信标装置研制团队一共16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4岁,是名副其实的青春团队。
信标装置,类似于飞机的黑匣子。不同的是,它是一个“会主动打电话的黑匣子”,能将关键信息发送给环绕器,是探测器能够与地面通信的最后手段,记录中国探索火星“超长跑”的真实轨迹。
“2018年底,信标任务提出的时候,距离任务执行仅剩两年,信标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方案还未明确。” 团队负责人、火星探测器信标项目副总设计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王寅说,信标装置属全球首例,没有先例可模仿,攻关难度可想而知。
火星信标装置要求有多高?信标总重量不到4公斤,结构类似于“鸡蛋”,在探测器异常着陆时会以大于复兴号的速度撞击火星表面,在撞击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蛋壳不坏,还要保证蛋黄和蛋清结构的完整。此外,它的体积和质量需压缩到原系统的1/20,还需要在火星135℃的温差环境下生存5天。
接到任务以后,大家就在实验室架起单人床,吃、睡在实验室里,“不达目的不罢休”,在任务关键时期,几乎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以上。
700多个日夜,团队参阅了上万份图书资料,咨询了上百名院士、专家。有时,为找到一个合适的参数,往往是上百次反复试验……面对重重挑战,年轻的信标团队用信念和坚韧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王寅表示,“能够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更是一份幸运和光荣。我们将会持续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江苏青春智慧与力量!”
对标国家需求,勇立时代潮头
10年前他参与研制的“光场相机”,让国内影视制作实现高精度的三维拍摄技术;近10年他带领团队研制“光谱相机”,打造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的“火眼金睛”——本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通信工程系主任曹汛从大学开始,就专注计算摄像学,至今研发了多款新型相机,致力于为人们打开更广、更远、更清晰的视觉世界。
曹汛现在的研究领域正是基于国家的一项重大需求——化工生产的安全问题。“近几年化工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化工气体泄漏引起的爆炸和燃烧,但化工气体泄漏肉眼难以发现,现有的检测设备大多也无能为力。”曹汛表示,在这10年中,他突破动态光谱成像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我国在该项技术上的“弯道超越”,研制出“光线基因”系列相机装置,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江苏洋口、中石化等化工园区和行业龙头企业。
曹汛最敬佩的前辈之一,是南大校友、“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院士,“作为南京大学一名教师,程院士踏入罗布泊,把一生中最好的20多年时光献给了茫茫戈壁。”曹汛说,如何做一个纯粹的科技工作者,勇闯科研“无人区”,程开甲院士就是最好的榜样。
“把握时代脉搏,人生的发力点在于超越极限,突破不可能。”接受记者采访时,本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某型号雷达总师巫书航难掩激动。
作为项目总师,巫书航带领团队研制某型号雷达,这对我国预警探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研制团队绝大部分成员是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平均年龄30多岁,是名副其实的青年突击队。” 巫书航告诉记者。
巫书航还记得,某型号雷达的研制过程中困难重重。“国家对该型号雷达需求迫切,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超大规模雷达研制,相比同类产品周期缩短3-5倍,对团队的系统策划和集成能力带来考验。”那段日子里,巫书航放弃休息日,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带领团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顺利完成了研制的阶段性任务。巫书航这样理解青年力:打破常规、积极创新,要有变不可能为可能的魄力,敢想敢做、勇于尝试、不怕失败,才能勇立于时代潮头。
奔走田间地头,服务乡村振兴
“去年学校的再生稻联合收割机真是派上了大用场,越光稻的亩产量增加了65公斤、我们每亩收入也超过了1000元。”在句容市戴庄村,本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研发的低碾压率再生稻联合收割机解决了越光稻收割难题,受到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这支团队由70后引领,80后作中坚力量,90后作后备力量,是一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青年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金玉成介绍。
“搞农机研究,所有的第一手资料必须从田间地头来。”团队成员徐立章说,到农田里做实验、找答案,这是团队延续多年的优良传统。我国地域辽阔,联合收割机的试验,受季节、地域差异的影响,要求研究人员跟时间赛跑,在田间奔走,掌握准确详实的理论数据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徐立章带领团队成员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西到青海,东到江苏,处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
团队开发的“一种轴向喂入式稻麦脱粒分离一体化装置”专利技术,显著推动了行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斩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金奖,成为我国农机收获领域的首项国家专利金奖。研发的油菜机械化收获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产品在沃得农机、星光农机等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市场占有率达70%。“我们将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表明自己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心,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贡献青春力量。”金玉成表示。(张宣 杨频萍 王拓 蔡姝雯 沈峥嵘)
来源: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