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创建卫生城市 打造健康江苏
(新华日报:2015-04-28)
我省新增九个国家卫生城市, 总数列全国第一——
创建卫生城市 打造健康江苏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是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多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卫工作。经过努力,最近又有徐州、盐城、宿迁、扬中、东台、泰兴、兴化、靖江、启东9座城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至此,全省已有国家卫生城市32个,国家卫生镇124个,总数排全国第一。
徐州:“煤都”10年变身“俏江南”
徐州是苏北重镇、南北通衢枢纽,也是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煤矿业基地,尤其是,煤矿业在徐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煤建路、煤钢路、煤源路……从这些现存的路名,就可以看出整座城市与煤炭业千丝万缕的关系。
然而,持续130多年的煤矿开采,给徐州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55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和近35万亩的煤采塌陷区,还有严重的污染 “后遗症”。“大风起兮,灰飞扬”、“灰蒙蒙的天,坑洼洼的路、浑浊浊的水、脏兮兮的棚户区”曾是徐州的真实写照。
“为了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这一荣誉,更是为了改善全市人民的生活环境,全市人民整整为之奋斗了10个年头。”徐州市副市长李燕说。自2004年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徐州市始终高度重视创卫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创新管理体制,提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四城同创”的奋斗目标。10年来,全民动员,戮力创建,走出一条踏石留印、自我提升的创建之路。
李燕说,徐州创卫的10年,先后开展了棚户区改造工程、采煤塌陷区治理工程、铁路沿线治理工程、食品安全保障工程、“百条小巷”整治工程、占道经营整治工程、交通秩序治理工程、“六小”行业治理工程等。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3万户、1328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并建立健全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九里湖、南湖、潘安湖等市区6432公顷的采煤塌陷区实施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率达82%,走出一条煤矿塌陷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如今,漫步在徐州的街头,曾经脏乱差的煤矿工人棚户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漂亮现代的拆迁安置小区;昔日的贾汪区50平方公里的潘安湖采煤塌陷区,变成了鸟飞鱼跃、遍地鲜花绿草、令人赏心悦目的生态湿地公园,韩桥煤矿深度塌陷区变身为南湖湿地公园,夹河煤矿塌陷区变身为九龙湖生态湿地……这样新增添的湖泊、湿地、公园在全市有近百个。
李燕说,在“百年煤都”,徐州,广大群众长期渴望拥有整洁卫生的环境、健康幸福的家园。我们把创卫当作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的实事,使创卫成为群众关心、主动参与、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把创卫标准要求贯穿到‘三重一大’(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重大城建项目、重点民生项目和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的大事)建设中,探索出棚户区改造的‘徐州模式’、塌陷区治理的‘徐州样板’,实现了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华丽转身。”
宿迁:“项王故里”旧貌换新颜
四月的苏北大地,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徜徉在宿迁市区街头,宽敞干净的路面上,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处处可以感受到城市刚刚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的浓郁现代化气息。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各主干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看上去像小别墅样的公共厕所,它内部播放音乐,配有自动感应设备和儿童、残疾人专用位,并有专人24小时打扫。而这样的公厕,在整个市区有近300座。漂亮、洁净的公共厕所成为宿迁街头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过去,宿迁街头公厕不仅少,而且脏、臭,甚至收费,更令市民不满意的是,一到晚上10点准时锁门。宿迁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在短短两年内,让街头所有公厕焕然一新。
小厕所反映的是大民生,更是一个城市的文明、卫生程度的缩影。宿迁市市长王天琦介绍,宿迁于2010年7月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在4年多的创卫过程中,牢固树立“创卫不仅仅是为了卫生”的工作理念,突出“创卫为民、创卫惠民”的工作导向,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创新举措,强势推进,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大力改造环境。宿迁先后启动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污水处理提升改造、农贸市场改造等工程建设;改造20个小区,改造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6万余人;先后建成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小岭垃圾处理场渗滤液深度处理工程、有机生物处置中心,新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42座,购置环卫车辆395辆,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0%以上。
过去拥堵在主干道的小吃摊点不见了,代之以卫生干净的室内就餐点;过去乱糟糟、臭烘烘、污水横流的菜市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窗明几净、专业公司管理的室内超市式市场,市场雇用专门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按超市标准严格要求,深受百姓欢迎。
创卫过程,是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市容市貌、向难点宣战的过程。宿迁市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先后改造城中村13个,硬化城乡结合部道路120余条,总长3万多米;市区清除街面卫生死角2.3万处,清理拆除乱搭乱建3.3万处,拆除各类招牌8500余块;集中力量整治“五小”行业。同时,打造黄河水景公园、雄壮河湾景区、印象黄河景区,新建游园、街头绿地95处410万平方米,实现了林荫城市、彩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目标。
盐城:“麋鹿之乡”如今更迷人
“糜鹿之乡”盐城市境内水网密布、河道众多,但由于城市综合配套基础薄弱、人们卫生意识不强等原因,曾几何时,内河变成了“龙须沟”、黑水沟。而如今的盐城,却是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
据盐城市市长王荣平介绍,盐城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对市容市貌来了一次彻底的“卫生革命”,近三年先后对城市道路和人行道、支路巷道、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建成4条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在市区道路划定车辆停放泊位1.5万多个,累计清理“野广告”73万多条并实现常态化治理。强化城市夜景亮化建设,路灯亮灯率稳定在98%以上。拥有各类环卫作业车辆354台,清扫保洁覆盖率l00%,机械化清扫率(含高压冲水)达38%。
盐城市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近3年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几大“工程”让百姓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通过实施减量、控源、禁烧的“蓝天工程”,大大提高空气质量,2011-2013年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都在82%以上,去年市区环境空气优和优良天数均列全省第一。实施盐龙湖饮用水源工程、市区通榆河取水口二期工程和城东、城西水厂原水互通等“碧水工程”,使市区两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市区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4.4万立方米,2013年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9.4%。大力实施“宁静工程”,强化城市环境噪声管理,2011-2013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1.1、51.0、53.4分贝,还市民一个清静的环境。
盐城市还以创卫为契机,突出道路硬化、旱厕改造、家禽家畜清理、污水沟河治理、村容秩序整治等5项重点,开展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添置了一批环卫设施,改造、填埋上万座旱厕,新建、维修公厕204座,搬迁大规模养殖场22个,整治沟河213公里,清淤疏浚211万立方,新建驳岸26公里,生态护坡32公里。大市区建成5个省级卫生镇,市区20个“城中村”全部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作为城市的细胞,小区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最直观体现。许多老旧居民小区通过整治改造,面貌大大改观,重新散发活力。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家住工农路35号大院的臧老先生感慨地说:“是创卫改变了小区,是创卫让我们居民的生活更舒心、更顺心。”
东台:强化综合整治,美化城市环境
海滨城市东台,素有“黄海明珠金东台”的美誉,自2005年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全市上下坚持强基础、抓攻坚、快突破,不断加大硬件基础设施投入,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健全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卫生城市创建取得丰硕成果。一是清脏。通过开展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四害”防治、城市河道河坡等“清洁家园”专项整治行动,使城中村全面消灭旱厕,近郊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0%以上,“四害”密度常年低于国家控制标准;二是整乱。组织开展市区交通秩序、城市“十乱”、农贸市场管理、违章建筑拆除、内河船只清理等专项整治,市区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现象得到根本遏制,城市秩序明显改观。集贸市场环境卫生、活禽销售、食品安全、农药检测全面实现规范管理;三是治差。加强“五小”行业整治,大力规范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体检率、卫生知识培训率、“五病”离岗率均达100%,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率100%。组织废品收购等特殊行业和建筑工地等特定区域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整治到位。
兴化:让创卫融入城市文化
“全国最美油菜花海之乡”、“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故乡——兴化市,近年来把创卫作为培育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始终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民生与生态工程大事来抓。该市以“三城同创·幸福兴化”为主题,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发动市民“谈兴化人、论兴化事”,为兴化创卫出谋划策,提升文明素养。
全市创卫10项必备条件全面达标,66个方面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0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9.8%、36.8%、13.2平方米;灭鼠、蚊、蝇、蟑螂等除“四害”指标有3项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蚊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3倍;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近两年内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居民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达到94.5%。创卫,提升了市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泰兴: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创建成效
泰兴,苏中革命老区,如今又成为国家卫生城市。该市近年来围绕创建目标,坚持为民创建宗旨,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综合整治,实施长效管理。通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部门,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市民的健康与素养,促进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老百姓感受创建的变化和实惠,充分调动群众创建的热情。政府分步实施道路改造、河道整治、垃圾焚烧、粪便排放处理、污水收集处理、城市绿化等市政、环卫创卫重点工程项目,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围绕“先行试点、全面推开”的工作思路,先期开展公共场所、食品“五小”行业、市容管理示范街等示范单位、街道等创建活动,培植了一批示范现场,打造了一批创卫亮点,并在面上全面推开,有力地推动面上普遍提升和全面达标,城市卫生水平、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扬中:10年坚持,一路收获
江中岛城、河豚之乡扬中,将创卫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四城同创”,10年坚持,一路艰辛、一路收获。近3年,该市大力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污水收集处理、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河道护岸、城市绿化等项目建设。集中力量进行市容环境卫生、河道环境、小区环境、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该市健全完善“四项制度”:创建工作“挂钩制”。市四套班子领导对创卫工作实行挂钩包干,带头干;任务落实“领责制”,对整改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部门村社“共建制”,在街道、社区(村)落实主体责任的基础上,落实“五帮五包”工作机制,帮助社区(村)排查问题、整改提升,共同推进创卫;行政执法“联动制”,整合各部门执法力量,成立综合执法队伍,加大执法频次,及时清理整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靖江:创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靖江市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近年来,靖江加强公园、公厕、公交“三公”和无物管小区、样板社区、文化街区“三区”建设。目前,城区建成8座大型公园、15个小游园、24块绿地,改建公厕100余座,新增公交线路30多条。该市对城区500多个无物管小区进行全面改造,打造一批商业繁荣、文化丰富、生态和谐的文化街区。还打造路网、管网、水网“三网”,兴建停车场、垃圾填埋场、健身广场“三场”。市里交通重点实施新城区道路、桥梁建设,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全市“三横十四纵”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农村通村道路硬质化率达100%;新建63处停车场,新增泊位5307个,满足市民停车需要;在主要街道安装人行道隔离桩100余处、非机动车卡设装置1000余个,规范车辆停放秩序。该市还启动公交总站、出租车服务中心和交通物流中心三大工程建设,切实提升公共交通配套服务设施水平。
启东:创卫提升了百姓满意度
启东,濒江临海,是我省最东边的城市。该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开展各类集中整治活动,城市面貌明显改观。2013年,集中对花园路等5个集贸市场按照标准化市场要求全面改造;2014年对人民桥、水果批发市场等3家集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1家异地重建,集贸市场整体形象彻底改观;新建临时便民市场7个,市场内部及周边环境显著改善。全市新建、改造市区道路46条,形成了“十横十纵”交通网络,组建交警、协警、志愿者队伍“三位一体”的管理队伍,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全面开展城乡污水管网、调蓄池、泵站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集污管网236公里,实现了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7%。加大对在建工地的环境卫生与秩序管理,所有在建工地实行规范围挡,各建筑工地施工和进出车辆的扬尘现象大大减少,涌现出以科创园、绿城玫瑰园等为代表的一批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地。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从创建初期不到50%上升至目前92.7%。
创卫,实现健康江苏梦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规范,“国家卫生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卫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卫生计生工作的知名品牌,是引领“将健康融于所有政策”先进理念的成功典范。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卫涉及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我省多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把创卫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宿迁老百姓说:“首先是,市里领导自己带头干,然后督察、布置、发动机关干部,在全市进行广泛宣传,一年一年投入,各方面工作都紧锣密鼓地推进,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改善城市面貌。”创卫,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市容市貌,集中解决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老大难和“脏乱差”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创卫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地通过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支持,凝聚创卫共识,昔日违章搭建、乱扔乱倒等现象明显减少,尤其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重难点地区,整治成效明显,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创卫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参与创卫,“让我创卫”变成“我要创卫”。徐州贾汪区大泉街道新夏社区居民侯淑梅说:“以前我们住矿工居住的棚户区,房前屋后堆满杂物,也没有下水道,一到雨天,污水横流又脏又乱。如今,这里菜园子变成绿草地,地面阴沟变成了下水道,房前屋后几十年的垃圾山没有了,都种上了景观树和常绿植物。”
创卫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对老旧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的改造,以及对城市暴露垃圾、小餐饮店、乱停车等的整治,一批批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破解,群众深切感受到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愿望和行动,群众对党委、政府更加信任了。
宿迁湘江路餐饮示范一条街,原先40多家路中摊,如今全部按规定实现了室内经营。摊主王桂英说:“过去在路边卖早点,风吹日晒,给城管追得到处跑,跟打游击似的。现在搬到室内,风吹不着、雨淋不到、餐具统一清洗消毒,顾客吃得放心,我们生意做得舒心,实在好!”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发挥了显著作用。监测数据表明,城市传染病发病率在创卫之后进一步降低。绝大多数已建成的国家卫生城市在创卫过程中,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开展清除卫生死角以及药物消杀等工作,明显降低“四害”密度,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是城市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市民生活方式的革命,是一个促进市民转变观念、提升素养、激励“精、气、神”的过程。创卫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社会繁荣和谐,为实现健康江苏梦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