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益诉讼工作“大合唱” 无锡市检察院“三检合一”守护公益

02.11.2020  09:42

  “推动修复水域、复垦耕地林地、保护被污染的土壤1350余亩,督促清除危险废物2.4万余吨,督促收回各类国有资产及专项资金2.84亿余元,向污染企业和个人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2143万余元。”在10月29日召开的法治无锡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无锡市检察院通报了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情况,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勇担公益使命 为无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无锡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媛在发布会上介绍说,2018年以来无锡检察机关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力度,共立案审查公益诉讼案件184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687件,提起公益诉讼84件。

  据了解,为促成多方共识、形成公益保护合力,无锡市在2018年就成立了由党委、人大、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公益诉讼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无锡检察机关先后与监委、法院、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相继会签规范性文件,建立公益诉讼线索移送、信息共享、查处协作等配合机制,构建公益诉讼工作“大合唱”的格局。市检察院联合市监委率先在全省设区市检察院中制定出台《关于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与无锡市中级法院会签《关于办理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试行规定》等文件,进一步细化完善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程序。

  张媛告诉记者,检察公益诉讼,诉讼不是目的,维护公益才是宗旨。检察机关办理的诉前检察建议案件占公益诉讼总量的95.2%,通过持续跟踪整改落实,推动开展行业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确保公共利益在诉前程序中即得到有力维护。检察机关坚持“预防为先、诉防结合”的理念,前移公益保护重心,探索开展公益损害防控机制建设,将预防损害结果发生纳入检察公益保护范畴,通过提前宣传、教育、预防、提供法律服务等形式,减少或避免公益损害的发生。

  为提升检察公益诉讼专业化能力水平,无锡检察机关积极推动一体化协作,建立专业化办案机制,在全市7家基层院探索建立了食药环“三检合一”的办案机制,由公益诉讼部门统一承担涉及食药安全、生态环境案件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检察职能,以专业化的办案机制实现对公共利益的全方位司法保护。两级检察院还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政执法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公益诉讼理论研讨和专业技术咨询,探索与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交流,为公益诉讼工作提供有力的办案辅助和智力支持。无锡检察机关还积极借助信息介绍、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力量,探索公益诉讼信息化建设,建成全国检察机关首家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心,在全省率先运用区块链和卫星遥感取证技术,在全国率先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创建“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锡山区检察院依托智能研判平台实现线索的智能化、自动化、规模化筛选,打破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瓶颈”,利用信息化发现线索占比94.1%,成案率100%,相关探索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优秀创新案例。

  为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营造共同维护公益的良好社会氛围,无锡检察机关依托微信公众号,上线公益诉讼线索“随手拍”,实现“随时随地、一键举报”,市检察院还专门出台了《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奖励办法(试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提供公益诉讼线索,滨湖区检察院依据群众举报,推动全市医疗危废物规范管理,并向举报人发放全国首笔公益诉讼举报奖金。

最高检:凝聚法治最大"公约数" 共同深化全面依法治国
  正义网北京11月3日电(检察日报全媒体记者邱春检察院
情倾一江春水 代表委员寄语江苏检察机关筑牢长江生态安全底线
     图①代表委员巡视长江生态保护情况。检察院
观点丨泰兴市检察官:室外空调安装员坠亡,谁之责?
自刑法修正案(六)将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放宽到从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