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共享住宿这门生意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作为共享住宿这一模式的创始者,在线短租平台Airbnb于201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此前,国内的同行小猪短租、途家等早已开始了跑马圈地。在行业几大平台的共同教育下,共享住宿正在赢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在无锡的各大在线短租平台上,虽然短租民宿的数量和特色都不如一线城市以及热门旅游城市,但这门生意还是吸引了一大波从业者。笔者日前走访了几个无锡短租民宿的运营者,从中或可管窥这个行业未来的走势。
时光仓库:众筹来的城市民宿
坐标:无锡·锡惠里、融创熙园
主理人:Lunar
“它是一个众筹而来的城市民宿,小而美,刚刚好。有很多个老板,很多个老板娘。烫一壶酒,挑一个巴山夜雨话平生。一千个人住民宿,就有一千个故事。”时光仓库预订页面上这一段介绍,一下子拉近了与房客的距离,让住宿本身也成了旅行过程中的一种独特体验。
时光仓库主理人Lunar从事旅游行业,做海外定制旅游及海外旅拍,经常出国。Airbnb刚刚在国外兴起的时候,Lunar就在上面尝试了各种类型的民宿,“体验非常好。”于是也想在无锡尝试自己来做。Lunar的想法得到了圈子里一众朋友的支持,大家一起出资,时光仓库就这样应运而生。
“时光仓库算是我们的一个创业项目,定位于民宿代管平台,给那些在无锡有闲置房源,但又不想对外长租的房东,提供短租代运营服务。”Lunar说。时光仓库团队分工明确,线上咨询、线下接待、清洁打扫都有专人负责,确保给房客美好的入住体验。
2016年1月,时光仓库1号正式上线运营。这套房源位于市中心的一个老新村,虽然外观看上去略显破旧,但走进室内,完全是另一番风景。时光仓库1号的装修由团队的香港著名设计师操刀,整体清新文艺,次卧设计成了榻榻米风格。客厅的展示柜上,摆放了不少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和文创工艺品,这些都是团队成员的私藏,特意拿出来与房客一起分享。
时光仓库上线以来,房客基本以年轻人为主。“经营过程还是蛮有意思的,可以认识不同的人。”Lunar说。时光仓库管理也比较人性化,有些房客的合理需求,经过提前沟通,基本都会得到满足,比如曾有一对情侣在时光仓库完成了求婚的仪式。此外,时光仓库还贴心地给房客准备了景点交通以及周边配套小贴士,方便房客出行。
由于运作得当,陆续有房东找上门来要求合作。2016年底,临近江南大学的时光仓库2号也上线了。今年2月,位于市区棉花巷的时光仓库3号也正式上线。
一个个时光仓库,凝结了房客们的旅行记忆,也承载着团队成员们的小小愿望。“希望能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客们很local的体验,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成为他们在异乡的一个家。”Lunar说。
借宿:简单、干净的民宿体验
坐标:无锡·新梁溪人家
主理人:老白、丝荷
借宿所在的新梁溪人家是个中高档社区,小区北侧即是蜿蜒流过的无锡母亲河——梁溪河。从借宿远眺,可一览无锡风景名胜惠山。找到这套房源,老白和丝荷费了不少时间和心力,而从确定装修方案到最后交房,前后不过半个月,进展神速。“因为我们非常明确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丝荷说。
丝荷和老白在一个话剧社团相识,并成了很投缘的朋友。两人都爱好旅游,经常一起聊起旅行中的经历。“我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开一个不大不小的民宿,有一张干干净净的床,没事就写写字,不紧不慢地享受一个城市。”丝荷说。这个念头在她心底埋藏了很久,但终究精力有限,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相较于丝荷的理想主义情结,老白更像是一个接地气的行动派。老白觉得,既然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应该一起去实现。于是从前期张罗看房,到后续装修,老白几乎事事亲为。正是在老白的督促下,借宿于2016年10月1日顺利上线。目前日常的运营接待,也几乎都是老白全权管理。丝荷笑称,她就是一个甩手掌柜,很庆幸能有老白这样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
丝荷觉得,跟星级酒店不同,民宿不需太奢华的设施,也不需很花哨的装饰。有一张干净的床,有24小时的热水,有浴巾牙刷拖鞋等必备的生活用品,有齐全的厨房设备,保证安全性和私密性就行了。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房客吃好睡好。借宿正是本着这样原则打造。
运营至今,借宿已接待过来自美国、香港及国内多个省份的客人,这其中少不了老白的功劳。和很多不爱做家务的男生不同,老白非常享受收拾屋子的过程,甚至连马桶、脸洗盆的边边角角都会擦得一尘不染。“把屋子收拾干净,让客人住进来,我会特别高兴。”老白说。
今年春节期间,借宿入住率100%。大年三十入住的一个家庭,在借宿的留言簿上,写了长长的一封感谢信。这让老白和丝荷都非常感动。他们觉得自己肩上似乎承担了更多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房间这么简单。
老白和丝荷都认为,共享住宿是一个还在不断成长中的市场,就像借宿一样,也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我们还有很多想法没实施,也希望跟这个市场一同成长,把借宿做得更精细一点,更多地得到大家的认可。”
转厝:在太湖边给你一个家
坐标:太湖边
主理人:Kiko、Derek
转厝,在闽南语中就是回家的意思,用作民宿的名字,倒是贴切。起名的灵感,源自Derek年少时的记忆。Derek是浙江人,父亲在福建做工程,每年寒暑假,Derek都会去福建,跟随父亲租住在当地的民居里。
Derek后来去了瑞士留学,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并与同学Kiko相恋。2015年毕业后,Derek随Kiko一起回到了无锡。两人曾在无锡有过一段短暂的工作经历,但觉得那并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于是毅然辞职,“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开短租民宿的念头就这样萌生了。
正好有亲戚在太湖边有一套闲置房源,可以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免去了成本的压力,转厝的第一套房源就这样于去年11月上线了。Kiko和Derek坦言,一开始对做民宿心里也没底,“做好了一两个月没客人的准备。”但转厝上线后,反响却出乎意料,经常会接到房客们的入住咨询,也保持了不错的入住率。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Kiko和Derek对这个市场更有信心了。考虑到第一套转厝的户型和地理位置更适合家庭自驾客群,对于使用公共交通出游的年轻人来说较为不便,于是他们在江南大学附近租下了一套小公寓,这套房源靠近地铁,周边生活配套也更为齐全,经过一番布置,转厝的第二套房源也于去年底上线运营。
由于是酒店管理科班出身,在泰国普吉岛的度假村也有过实习经历。Kiko和Derek对于民宿的运营管理更加有专业范儿。比如每个房客入住,他们都会手写一份欢迎函放在床头。Derek 说,这做法就是在度假村实习的时候学到的。“以前实习的时候,碰到挑剔的客人很多,所以我们也会从挑剔的角度来要求自己,每套房源自己都会先住几个晚上,看看实际体验过程中,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Kiko和Derek经常与房客们在线上互动,Kiko还专门做了一个小攻略,除了推荐无锡必去的景点,还会给房客分享其他好吃好玩的地方,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店,带给他们与跟团游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虽然运营转厝时间不长,但Kiko和Derek觉得这个市场前景还不错。转厝的版图目前还在持续扩大,第3套房源也于2月份上线。Derek本科阶段学的是景区规划,他觉得无锡在一些景区的规划布局上,以及公共设施的配套上,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无锡有很好的山水资源,但是来无锡的短途游客比例较多,在无锡停留时间不长,如果能够让游客在无锡更多地停留,对于带动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发展都会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