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仁心”闪耀坦桑尼亚 到乡村义诊传播友谊

31.07.2016  19:05

  桑给巴尔,印度洋上美丽群岛,坦桑尼亚半自治区,和我省相隔近1万公里,需要飞行16个小时。

  1964年起,26批677名江苏医生先后远渡重洋踏上桑岛,履行援非医疗职责。7月中旬,记者随采访第26期援非医疗队的新闻团队来到桑给巴尔,感受像坦桑蓝一样熠熠生辉的医者仁心。

  “像福尔摩斯一样看病

  第26期援非医疗队由21名无锡医生组成,12名医生留在桑岛纳兹摩加医院,9名医生被派往奔巴岛阿普杜拉·姆兹临时医院。

  17日上午,记者从桑岛乘坐螺旋桨小客机飞往奔巴岛,赶到南方省穆卡尼镇的这家临时医院,简陋的医疗设施令人诧异:医生诊室是用三合板临时隔断的,仅8-9平方米;两块三合板间拉一根绳串上墨绿色帘子,后面就是简易诊床。最让人揪心的是位于地下室的病房,从诊室下去到病房的水泥台阶边沿都已缺齿断口,极易摔倒;病房里墙壁霉迹斑斑,水泥地面磨损破裂;还有病人和衣躺在潮湿阴暗的过道上。

  “在这里我们像福尔摩斯一样看病。”来自无锡市儿童医院的金未来讲了这么个病例,那是个星期天,来了个出生刚4天的病人,“苍白,呼吸短促,哭声微弱,不吃不喝,脐部出血”,这些临床表现可能指向多种疾病,在国内会做脑CT、初凝血功能和拍胸片等多种检查,可是在此地只能依靠医生经验和临床观察。仔细检查后,金医生判断患儿为急性失血性贫血,经过抢救,3天后痊愈出院。

  援非医疗,对中国医生的考验是全方位的。第26期援非医疗队队长、53岁的徐卓群医生介绍,“因设备缺乏,许多医生重新捡起了传统医疗方法,要习惯在没有辅助检查的情况下确诊病例,甚至用手机照明完成手术。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第26期医疗队完成门诊6万多人次,手术2500多台,接生新生儿2500多人。

  “像外交大使一样传播友谊

  踏上桑岛的日子,在城市,在乡村,记者随时看到和善的微笑,听到“吉那,吉那”(斯瓦西里语“中国”)的亲切问候。

  14日,记者到达桑岛第一天,曾担任桑岛卫生部长的哈桑女士就在中国医生驻地接受采访。她用了一句中国谚语“患难见真情”做开场白,“桑岛革命之后,兄弟姐妹谁第一个来支援的?中国人!”她的大儿子就是第5期援非医疗队中国医生杨伟文接生的。“我的笔记本上留着许多中国医生的联系方式,杨医生是第一个;我们经常联系,我下周还要去苏州看她。

  担任桑岛副总统私人秘书的苏莱曼曾在中国求学,他的硕士论文的题目是《中国和美国对桑给巴尔医疗援助之比较》,系统阐述1975年起中美医疗援助情况。“中国援建的桑给巴尔机场航站楼,建成后会促进整个非洲的交通和贸易便利;而在建的桑给巴尔码头,是东非最大码头,会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更大机会。

  我国驻桑给巴尔商务领事陈力说,桑岛民众了解中国多从医疗队开始,医疗队就像民间外交大使,拉近当地人对中国的友好感情,起到桥梁作用。

  “像白求恩一样传递人道主义

  第26届援非医疗队21人中,有15名党员,其中2人是在援非期间成为预备党员的。40岁的杨晓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博客中写道:希望自己能像白求恩大夫那样,把人道主义传递到异国他乡。这是众多援非江苏医者奉行的准则。

  15日,记者跟随无锡市人民医院医生潘迅去患者家中义诊。这是一名因中风留下后遗症的女教师,名叫阿莎。进入室内,潘医生给坐在轮椅上的阿莎推拿按摩,并慢慢发出“0—k”的音节,引导阿莎跟读,训练她的语言功能。潘医生说,医疗队成员大多是“全日无休医生”,工作之余经常出门义诊。

  一年多来,第26期援非医疗队4次送医送药到乡镇。那里的人们,都是第一次看到有医生上门服务。医疗队首次在KISAUNI乡村开展义诊,临时诊所学校教室门口聚满等候人群。医疗队员从早上9点一直忙到下午4点,完成500人次的诊疗任务。 本报通讯员 蔡文煜

  本报记者 江锡民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