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为南航大无锡研究院和当地企业“牵红线”
中新网江苏新闻11月28日电(孙权 管佳芳)如何让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走出去”,让理论科研学术报道付诸实践?近日,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科技办当起了“红娘”,再次为南航大无锡研究院和当地企业“牵红线”。当地三家企业——无锡市华翎电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无锡莱特杰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锡晶研电气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成功与南航无锡研究院签约,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通科研成果距离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自南航大无锡研究院于去年10月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为促进地方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各项政产学研服务工作,深入调研企业30多家,成功签约20多个合作项目,合同金额累计已突破1000万元,实现了洛社与高校、科研院所“政产学研”合作和精准对接。
如何打破常规,克服行业生命周期性短影响,使企业有序、稳定发展,一直是斯达新能源所追求、探索的目标。今年8月,此前与南航无锡研究院合作的项目“固结磨料研磨垫”正式量产,截至日前已签下300多万元订单,收获了一份份红利。
“我们公司原先属于设备制造型企业,但受行业投资影响,它的生命周期短,因此我们逐渐向新材料研磨制造转型。”斯达新能源总经理张新忠说。得益于多年来与南航的良好合作,企业也由原来的一家普通的乡镇小企业发展成为新三板上市公司,成为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和南航合作投入1000万开展的“固结磨料研磨垫”项目预估年产值达5000万元,年收益可达1500万元。“2013年,我们就开始与南航研究院合作。我们公司也有研发团队,但如果光光要靠我们自己团队研发,肯定要走不少弯路,研发速度也没有这么快。借助南航研究院的团队,分两组进行,不断地测验、不断地试错,得出大量数据,最后研发出来,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张新忠补充道。
“我们企业原先生产的地毯设备,科技含量相对较低,机械主要倚重传统的人工操作,效率比较低的。我们也渐渐发现市场客户的需求越来越高端化、个性化,倒逼着我们必须对产品进行升级,来适应市场。”佳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烨说。佳龙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乡镇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纺织机械设备制造。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快速发展,这些乡镇民营企业逐渐意识到,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其产品进行升级,那就要依靠科研技术创新。“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来说,如果要专门弄一支研发团队来搞科研,包括资金各个方便都很困难,后来我们通过镇科协,了解到南航无锡研究院可以和我们企业合作,因此我们就进行了尝试。”孙烨说。
今年4月,佳龙纺织与南航无锡研究院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将研究院的专家请进企业,量身打造,在家门口进行升级改造。在原先纺织机械设备上的基础上,研发全自动机器人簇绒机。据悉,该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该簇绒机所产产品质量稳定、品质提高,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明年3月份将正式投产。“新型的簇绒机在未来市场需求量还是蛮大的,和南航研究院的合作,解决了我们企业技术上的短板,带来效益,后续根据市场调研,我们还将与研究院深入合作。”孙烨说。(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