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无地可用是伪问题,使用效率才是关键
社评
只有充分博弈,市场定价的再利用改造,盘活城市用地,提高现有和未来城市用地使用效率,并非无可着力处。所以目前的危局和无地尴尬,或都是伪问题吧。
近日,深圳发布的“珠三角全域规划”报告显示,在珠三角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上,深圳以接近50%位居四个一线城市之首,远超30%的国际警戒线,而广州也已逼近红线。(2月5日《华夏时报》)
此外,数据显示,北京以全市土地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21.3%,若以平原地区计,则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达到57%;上海则在两年前就提出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39%以内。“再不节约,深圳以后恐怕将无地可用。”这一组数据想说明的,虽是珠三角报告,但从全国范围看,不止珠三角,不止深圳,而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国土开发强度都已逼近甚至远超国际警戒线。
而“地方经济效益常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挂钩,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卖地财政至今仍很难摆脱”,这是研究员对记者道出的为何开发如此超限的原委。其实即便他不说,难道我们真不知道吗?在过去十年中,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中的畸重比例,恐怕不用一个确切的数字,民众也能大致体会。以此度之,城市国土开发强度逼近甚至有超越警戒线的,又何止北上广深?
吊诡的是,一面是“无地可用”,同日新闻我们却看到“无地”的尴尬另一面:多地保障房上演“空城计”,官员坦承:为凑数盖楼……之所以出现不少房屋建成后空置,受访基层干部表示,“为完成考核任务,各地建设大多是层层下派指标,从省到市一直到镇里搞任务分解,且要求各种房品种齐全。”
为了政绩考量,不考虑所在地实际流动人口和务工人员数量,仅是追求纸面政令考核上的品种齐全的覆盖,“重建设轻规划、重数量轻质量、重完工轻分配、重建房轻产业配套”的四种不良倾向,使部分安居保障项目偏离其制度设计的民生初衷。
上面层层摊派分解下的指标任务是完成了,但“凑数量”的“大干快上”,却未必是精准对应现实诉求的人性化的“多快好省”,最后难免造成土地、资金的浪费。类似民生项目多还建在非中心城区的“城市边角料”地带,如此都带来不可忽视的土地和财政浪费,更别说一些囿于历史原因,导致的在中心城区的土地重复低效甚至空置浪费的适用情况。
从商业用地的单位面积所涵盖的经济密度,和居住用地的宜居程度看,和国外一些高效利用的模范城市相比,我们同比例国土开发强度,集约化精细化可提升空间还很大。存量土地经济空间想象空间都还很大,而老旧城区改造项目,也该以法治语境和市场语境下的文明经济手法来操作,不能违法强拆,不能单方强征。只有充分博弈,市场定价的再利用改造,盘活城市用地,提高现有和未来城市用地使用效率,并非无可着力处。所以目前的危局和无地尴尬,或都是伪问题吧。评论员李晓亮
原标题:评论:无地可用是伪问题,使用效率才是关键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