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特色入手 新北区产城融合“向人看齐”
19.12.2015 12:21
本文来源: 新华报业网
在通常情况下,最靠近“常州”的地方,除了“天气”、“客车”、“学院”这些生活需求以外,有个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就是“恐龙”。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都会会心一笑。
中华恐龙园,平地而起的欢乐之城,这里二十多年前是一片农田和荒地,伴随着常州高新区的发展,已经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恐龙主题公园”,如今每年吸引游客500万人次,其中大部分是外地游客。
旅游业也许是最受现代城市欢迎的产业之一,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功能,还可以迅速聚集人气,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华恐龙园“无中生有”的实践,有助于新北利用自身的资源,打造“城旅融合”的示范区。
冬日午后,沐浴在暖阳下的孟河老街宁静安详,14处文物点和33处历史古遗址散布在镇区,步行几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让人惊喜之余,忍不住感慨这座小镇的人文厚度。
在孟河医派代表人物费伯雄故居的门口,记者碰见了出来遛弯的当地居民郭海德。老郭今年69岁,是个土生土长的孟河人,自打退休后,他每天都要在老街转上两趟,遇上外来的游客,老郭就义务当导游,介绍孟河的名胜。
老郭说,从今年开始,孟河启动了文物修缮工程,巢渭芳故居、马培之故居、顺来园饭店等十多处藏身民居中的古建筑,不久将重装亮相。孟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沉淀,将其与特色农业、工业园区、民俗文化等有机融合,编织成游客眼中的一方美景,这本《孟河古镇小黄山旅游总体规划》本身,就是产城融合命题下的一张孟河答卷。
孟河将全面实施“生态立镇、文化兴镇、产业强镇”三大战略,加快“四位一体”建设中心镇区、孟河古镇、小黄山旅游区、现代农业区。
秋冬时节,早已不是旅游旺季,但在孟河小黄山脚下的一个农场里,却依然是客来客往。农场主人叫陈国东,2008年他在这里盖起第一间农舍时,方圆几公里都看不到一个人。而现在,国东农场已经成为一家年接待游客六七万、销售额超一千万的现代农业企业了。
在生态为先的发展思路下,孟河镇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大大小小的现代农业企业50多家,他们以绿色为山水风光点睛,进一步与这座历史文化名镇融合发展。
我们将视线转回新北主城区,八大产业园的产业优化升级,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伴随重大项目的相继落地,高端人才也加速向新北聚集。 2014年,健亚(常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带着1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正式落户常州生命健康产业园。
当初企业的选址,更多是出于商业考量。而作为公司副总经理的陈圆,在新北生活了一年多后,早已被这片务实而充满活力的新城区深深吸引。
目前,新北区是常州人口流入最多的现代化新城区,人才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新北区累计引进中央“千人计划”专家83人,设立了常州市首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室。
人是产城融合最大的变量,也是最有效的试金石。作为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两极,当产业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赋予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舞台,当城市趋于品质化和精细化,不断满足各层次人群的需求,最终增强大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新北这块硕大的磁铁,就能发挥出强大引力,吸纳着纷至沓来的各路人才。(中吴网综合报道) 编辑: 邓晓琦
本文来源: 新华报业网
19.12.2015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