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卫平:让读书成为孩子日常生活
睿智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强调童年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他因而主张读书应该成为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
今天,受益于现代童书不断的细化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拥有了专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各类书籍。这使得最幼小的儿童也有机会享受一种郑重其事的读书生活,它的基本方式是亲子间的陪伴共读,基本内容则是幼儿的日常生活。《小宝贝益智启蒙100问》关心的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珍贵的好奇心以及这好奇背后的知识启蒙。图画书《会说话的手》是用幼儿本色的语言和画面向孩子展示“手”的丰富肢体表达,这样的表达也是人类丰富情感的源起之一。儿童故事《没有鼻子的小人儿》中关于幼儿日常生活的现实和幻想式的书写,能够带领孩子发现和体验日常生活的简单乐趣。毫无疑问,在这样的阅读中,来自父母的牵引和陪伴是让读书走进孩子日常生活的最自然的途径。
不同的书籍让孩子领略日常生活的丰富色彩、层次与内涵。《棕色侠》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少年的英雄梦想与正义情怀,它是由“佐罗”“超人”等传奇英雄角色构成的正义叙事传统的一部分,这传统既属于孩子,也属于成人。儿童小说《孔雀屎咖啡》写出了现代童年与现代生活的某种冲突,在扭曲的物欲生活和价值观念下,儿童既是最大的受害者,又是最可能的那个救赎者。
以上作品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的不同面向及其复杂内涵,这思考的向度不止于我们脚下的土地,也延伸向广袤的宇宙,不止于我们存在的当下时刻,也延伸向遥远的过去与未来。知识读物《地下水下》带孩子朝着我们生活的大地中心进发,去认识那里已开垦的神奇和未开垦的神秘。历史读物《孔子的故事》以生动通俗的文字和插图为孩子娓娓讲述中国古代思想巨擘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刘慈欣少年科幻小说系列”中呈现的对未来生活的科幻想象、探询和深度思索,则为少年反观当下和自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这些看似与我们相距甚远的事物,其实正是建构和影响我们每个人当下日常生活的必要元素。
在“读屏”日渐取代“读书”的电子媒介时代,让我们重温苏霍姆林斯基的告诫:“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这不仅是向孩子提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也是对包括儿童教育者在内的一切成人提出的日常生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