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加快发展新经济提升动能 信息产业将成新引擎
发展新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2016年全国两会首次将“新经济”的定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闭幕式上答记者问时解读“新经济”,指出其涉及面涵盖“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定制化生产、家庭农场等多类领域。发展新经济是“培育新动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新经济的发展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望成为驱动力。
发展新经济成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这是“新经济”概念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实际上,“新经济”今年以来已频繁出现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在2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谈到了“新经济”这一概念。他表示,“要让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等倾斜,大力发展‘新经济’”。2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阐述“新经济”:“让‘新经济’形成新的‘S型曲线’,就会带动起中国经济新的动能。”3月16日,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李克强总理更是对“新经济”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他表示,新经济的覆盖面、内涵很广泛,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新经济概念的提出表明发展新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正在构建发展新经济顶层设计,未来政策的关键点在于加快改革措施落地,释放新经济的活力和潜力。
供给侧改革将引领“新经济”
我国将发展新经济作为科学指向,既是形势倒逼,也是主动的战略选择。
发展“新经济”是要培育新动能。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毛寿龙指出,对一个经济体来讲,经过一段时间高速增长以后,会有增速放缓的情况,如果要继续保持一定速度的持续发展,就需要增加新动能。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伴随经济增速回落,中国经济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经济运行已进入到新旧经济转换阶。正如李克强总理讲话所言,“如果把亿万群众的创造力、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形成投鞭断流的气势,再加上背水一战的意志,就可以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促进经济的转型。”很显然,新经济是释放经济新动能的关键。
发展新经济是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产能过剩问题,还有结构不合理、供给侧质量和效率不高、供应的产品与需求不对称等方面的问题。近几年来,在我国生产与消费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供需矛盾。一是低端供给的严重过剩,二是中高端需求得不到满足。新经济在发展和兴起过程中重在中高端供给也推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转型。发展新经济有利于推进供给侧改革,而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兴经济有望率先崛起,释放经济新动能,重塑经济新动力,引领新一轮大发展。
信息技术作为“新经济”新动能迎来机遇
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就要寻找推动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并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难得机遇,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特别关注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内的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无独有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再次明确要推进信息技术发展。国家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更多意味着一种政策扶植和资源配置的倾斜,信息技术成为“新经济”新动能,站上发展风口。
按照国务院的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据《2015-2020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十二五”期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长超过20%,到2015年末突破5万亿元。随着“十三五”规划中众多产业推进措施的落地,到2020年有望突破10万亿元大关。信息产业未来将进一步加速发展,产业机遇也将随之开启,从而实现创新驱动,大力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领域发展,推动新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