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阶层的宗教信仰研究》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近日,我院与江苏省委统战部共建的“新社会阶层江苏研究基地”2013年度成果《新社会阶层的宗教信仰研究》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新社会阶层江苏研究基地主任罗一民任总主编,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新社会阶层江苏研究基地秘书长张卫研究员任副主编,社会政策研究所王振卯、岳少华助理研究员等参加部分章节的撰写。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使得传统宗教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得以恢复并发展,各宗教的信众构成也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分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而成长起来的新的职业群体和社会力量,与当代中国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流动的优化组合相适应,新社会阶层宗教信仰体系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趋势。在统一战线推进宗教关系和谐建设和阶层关系和谐建设的工作座标体系中,新社会阶层人士中有宗教信仰的人群,既是党的宗教工作的新领域,又是党对新阶层人士群众工作的新对象。因此,新形势下新社会阶层的宗教信仰问题成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工作探讨一个新的延伸点。
为了解新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课题组在南京、无锡、苏州、南通、徐州等地开展相关调研,召开座谈会。通过调研分析,比较清晰地展现了我省新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调研发现,新社会阶层宗教信仰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信教目的多元化,大多基于理性的考虑;二是信教途径多样,但主要受家庭传统等因素影响;三是宗教活动形式多样,其中去宗教场所是目前宗教活动的主要方式;四是宗教信仰对提升新社会阶层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但必须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基础;五是不同宗教信仰人群的相互包容观念有较大差异。
该书提出,开展新社会阶层人士中有宗教信仰群体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程中,需要对当代中国宗教及宗教文化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社会功能、现代价值及其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作用影响作理性思考,着力提高新形势下在特定群体中开展党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的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