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小企业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09.02.2015  13:59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专门到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制造水平,扩大产品出口,优化市场服务,牢牢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企业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去了,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上去,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才能上去。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分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小企业是市场主体的超大户。截至2014年10月,全国按照企业注册的市场主体有1756万户,个体工商户4866万户,合计超过6600万户,其中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市场主体总量的99%以上。
              其二,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中小企业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中小企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基础,也是未来税源的增长点。还有一点,我国现在的500强企业,多数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中小企业成长而来的。
            其三,中小企业是城镇就业的主渠道。据统计,中小企业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占了全部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的80%以上。可以说,没有中小企业的快速增加,就没有就业形势的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其四,中小企业是社会服务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在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提供了广泛服务,涵盖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在现代城市中,如果没有中小企业提供生活服务,城市将无法运行。
            其五,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愿望最强烈,与创新是天然的盟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部分中小企业经过创新成长为跨国公司,比如华为、阿里巴巴等。
              当然,确实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向未来,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得好,关键是要准确认识新常态、适应这个新常态,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应对好新常态带来的挑战。概括起来讲,新常态总体上有3个特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趋势。对企业来讲,谁先把握住、把握好了这些发展趋势,谁就把握了发展的主动和先机。
            新形势确实带来了新挑战。现在,许多中小企业开始感觉到生存和发展的压力空前增加,一些企业出现破产倒闭,少数企业负责人甚至开始“跑路”。面对新的形势,中小企业只有主动创新,才能抓住国内市场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机遇,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消化要素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满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要求,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直面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既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难点。这可以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从企业内部看,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人才匮乏。我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技人员虽然60%在企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企业,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不够。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
              二是技术创新投入意愿不足。由于创新需要较大投入,而投入难以很快得到相应回报。因此,中小企业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到周期短、回报率高的项目中,以获得近期的、现实的经济利益。多年来,企业和市场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创新周期,使得不少中小企业难以静下心来搞创新。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
              三是创新资金来源不足。中小企业资本社会化程度低且总量小,难以应对技术创新成本高、回收期长等风险,另外,融资难、融资贵,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面临较大制约。
              四是信息不畅。中小企业获取信息途径较少而且时效不高,缺少充足的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这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从企业外部看,主要问题是创新的社会环境不完善。世界各国经验表明,中小企业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比如,德国不少中小企业都是行业内的“隐形冠军”,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在全球保持了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创新环境。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体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力度不够。大学和科研院所自主立项或和大型企业合作立项的研发项目多,且存在着重学术成果评审,轻视产业化应用的弊病。科技经费投入尚缺乏响应广大中小企业技术产品创新需求的机制,不能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应有的技术支持。
            二是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足。《中小企业促进法》要求政府资助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财政、科技等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比如,对企业创新投入费用在税前实施“加计扣除”的政策,这也是许多国家鼓励企业创新的共同做法。但是,实践中大企业把握和争取此项优惠政策的多,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内部账目不全、争取政策的能力弱难以获得该项政策支持。“加计扣除”的财税优惠多数都被大企业拿走了。
            三是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支持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缺少对技术进行价值评估、咨询、风险投资等各种中介机构支持,导致企业创新信息缺乏、创新周期较长、创新成本增加。虽然近几年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尤其是对共性技术研究服务平台的建设,但创新服务能力还较弱。已有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产品少,服务面窄,服务缺乏深度,部分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
            四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在科技金融支持方面,无论是银行信贷,还是债券市场、资本市场,都无法给予有力支持。举个例子,大家知道互联网相关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我国的所有互联网龙头企业都到海外上市融资,包括早期的三大门户网和现在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大龙头企业。这说明我们的金融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五是教育培训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需求。目前,中小企业急缺受过熟练技能训练的技工人员,而我国目前职业技术学校发展与普通高等院校发展相比还很弱,培训课程设置和培训能力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广大中小企业的用工需求。
              六是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影响了中小企业创新的投入动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专利侵权等问题还比较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七是公共服务不均等严重影响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的稳定预期。由于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中小企业雇员尤其是技术型人才流动性非常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户籍制度、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不均等,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投入和研发创新投入。
              多措并举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硬功夫。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全社会要从国计民生的高度认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现在,关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完善“财税资金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机制
                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方面,中央和地方已出台了很多财税政策。应该进一步完善财税资金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助机制,改变目前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资助方式,建立以财政资助中小企业平台、中小企业平台带动科研院所的需求导向的经费投放与管理机制,从经费流向机制方面解决产学研合作问题,加快企业与科技资源的有机结合,改变科研院所研究活动脱离产业实际的局面。
            (二)建立健全创新支持服务体系
              建立公共技术服务机构。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方式,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地区,重点支持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场地、仪器设备、技术人才等技术支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机构建立技术服务专家库,组织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离退休技术人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诊断服务。
              (三)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支援体系
              通过财政购买中介服务、中介支援中小企业的做法,鼓励和发展一批支援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律师事务所,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中小企业为重点,加强宣传和培训,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试点,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专利辅导、专利代理、专利预警等服务。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创新积极性。
            (四)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
                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促进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开展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试点,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积极推进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开展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信用担保。完善资本市场,积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发展。
              中小企业要在创新发展上苦练内功
              新常态既带来新挑战,也蕴藏着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因此,主动适应新常态,才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例如,体验式消费、环保产业以及与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发展迅速,这也是中小企业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关键是中小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种途径转型升级。
            一是要重视技术创新。加大内部人才培养以及外部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巩固企业发展地位。
              二是要重视管理创新。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特别是要提高对创新的激励力度。例如,硅谷的高科技企业都重视股票激励,包括存量股票、股票期权等模式提高创新积极性。
            三是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制造服务化、服务网络化、网络全球化,这是商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小企业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降低成本和开发个性化、全球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