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检30年]这里点亮"新希望" 天宁实践基地里帮扶的故事
“社区矫正的相关手续是否已经办理妥当?”“矫正宣告是否通知监护人参加?”……5月4日,江苏省天宁区检察院未检科检察官和社区监督员刘老师像往常一样来到“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走进社区矫正管理中心,向工作人员询问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
“相对于‘关’起来,这个群体更需要‘帮’起来。今年3月底,我院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身心特点,聘任10位在各自领域有影响力的教师、律师、医师出任社区矫正监督员,积极帮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重树生活信心。”该院检察长周常春说。
据介绍,聘任社区矫正监督员的工作模式系该院在全市范围内首创。目前,社区矫正监督员们已通过“一对一”授课、座谈等形式,开展活动10余次。
2010年2月,天宁区检察院联合司法、教育、民政、共青团等部门,在辖区月夜灯芯绒有限公司设立了“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该基地专门设立了社区矫正管理中心,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食宿、观护帮教、劳动技能培训等服务。
检察官在社区管理中心的车间与学员交流
2015年10月19日,小刚(化名)在网吧与他人发生口角,用水果刀将对方刺伤。2015年12月11日,小刚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刚来到社区矫正管理中心时,小刚情绪低落,还有自暴自弃的倾向。经过检察官和刘老师多次谈话,小刚的情况渐渐有了好转。“在中心这半年来,我学会了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遇到有人无故挑衅,我就告诉自己忍一忍就过去了。”小刚向干警说。
考虑到公司给学员安排的岗位不同,组织集中公益劳动容易出现时间难统一、人员难到齐的问题。为此,今年1月,该院全面推行“菜单式”公益劳动选择模式,将可供开展的公益劳动分为几大类、若干小项,以“菜单”形式提供给学员。学员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公益劳动类别。
当初小刚拿到“菜单”后,果断选择了“义务为社区提供法治宣传”这项服务。“现在社区要开展普法、禁毒等宣传活动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在公益劳动中,小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素养,也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
目前,“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社区管理中心已经接纳200余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无一人脱、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并有1人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