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南京江北新区获批一周年:创新引领发展 元年精彩开篇

30.06.2016  01:01

  10公里长的滨江风光带,已成为江北新区重要的城郊生态公园。本报记者冯芃摄

   创新引领发展元年精彩开篇——

   写在南京江北新区获批一周年之际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冉记者张璐)一年前的今天,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酝酿4年的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国第13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

  这一年,是南京江北新区开发建设的“元年”,牢牢锁定“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突出“”、立足“”、追求“”,在“建城市”和“兴产业”上双管齐下,江北新区以创新为引领,加速推进产业项目,全面启动城市建设,民生利好不断涌现,正向着“一年一个样、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目标不断迈进。

   积极谋创新,撬动发展新活力

  南京江北新区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包括浦口区、六合区及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区域总面积2451平方公里,占苏南总面积的8%、南京全市总面积的37%。新区东南临长江与南京主城隔江相望,东北与扬州仪征接壤,西北与安徽为邻,因其城市化率不到60%,被称为苏南最后一块“处女地”。

  “创新,是新区发展的基点,也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江北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新区“”到什么程度,关键就在体制机制上,这直接决定新区发展的竞争力,行政管理体制、科技体制、规划和土地管理体制以及开发建设等领域,都是新区创新的重点。

  在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创新上,江北新区有了一个漂亮的起步——上月,总规模200亿元的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正式设立;本月,在国家级新区内尚属“后起之秀”的南京江北新区吸引了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来自全国社保基金的4.8亿元资本金进入南京江北基础设施股权投资基金,这是全国社保基金首次投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自主创新为首要发展目标的国家级新区,科技体制改革是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中之重。与南京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打造一流的中德智能制造研究机构……撬动一切可以撬动的全球创新资源,将其转化为新区发展的不竭活力。

  新区还将积极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审批权改革试点工作,推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和政府行政权力清单,明确政府权力边界,规范市场秩序。将成立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加挂江北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牌子,承担江北新区市级审批管理权限,实行“一份清单服务”、“一个部门对外”、“一个印章审批”,做到“办事不过江”。

  今年初,国务院布局全国15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南京江北新区是其中之一。一个外向型经济无优势的区域,要超越传统货物贸易发展模式,走出“服务”驱动经济的新路,江北新区试点颇有看头。

  新区很快拿出了完成国家试点任务的“路线图”——加快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江北海港枢纽等服务贸易集聚区建设,落实国家优惠政策,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力争年均增长16%以上,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新区对外贸易比重年均提高2%左右……

  与此同时,位于核心区占地30亩的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大厦已经启动建设,未来这里将聚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创意设计三大产业。

   项目快推进,培育发展新动能

  本月13日,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研究机构将落户南京江北新区。根据备忘录,双方将依托新设立的中德智能制造研究机构,在江北新区打造中国一流的应用研究中心和智能制造创新平台。

  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是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发展的“4+2”产业体系。围绕这一产业体系,新区年初排定了产业重大项目164个,当年计划投资449亿元;截至5月,已经启动产业重大项目106个,完成投资126.8亿元。

  今年3月落户新区的台积电,无疑是这些项目中最大的“巨无霸”。台积电将投资30亿美元,在江北新区建立一座12寸晶圆厂以及一个设计服务中心。晶圆厂规划月产能为2万片12寸晶圆,预计于2018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深耕台积电,江北新区未来将培育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的上下游完整产业链,该市场每年的全球份额将达数百亿美元。

  国际招商也卓有成效。今年2月、3月,江北新区赴德国、瑞典等地开展招商活动;5月,在韩国、日本进行推介和交流活动;6月,在香港举行专门的服务贸易商机推介会……不久的将来,在全球遴选的一批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就会在江北新区落地见效。

  据了解,今年以来,江北新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财政收入增长较快。1—5月,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亿元,同比增长9.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03亿元,增长43.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8.49亿元,增长10.0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74亿元,增长11.02%。

   建设全启动,共享发展新红利

  建好新区,规划先行。获批一周年之际,南京江北新区已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4个层面的50多项规划,为新区建设确立了“路线图”。尤其是对16平方公里核心区的规划建设,几乎可以用“精雕细琢”来形容。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小地块、密路网”的理念与江北新区中心区的规划不谋而合。江北新区中心区CBD区域的商业地块,规划面积约在20亩左右,长宽不超过120米,道路宽度一般为18米。

  今年,江北新区还将完成以生态廊道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新市镇规划和美丽乡村规划、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等为重点的7大类40余项规划编制工作。

   随着精心编制的规划一项项落地,民生利好一波波向江北聚集——

  今年新年伊始,新通车的扬子江隧道和长江隧道同步开始免费通行。近期,扬子江隧道江北连接线快速化改造全面开工,年底就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长江隧道江北段快速化改造、大桥北路快速化改造也都“箭在弦上”,很快便将实施。已经开工的长江五桥,建成后将成为第7条公路过江通道。

  缓解“过江难”的还有多条已建或将建的过江地铁线。除了已通车的地铁3号线、10号线和宁天城际,在建的宁和城际、地铁4号线二期、11号线、S8号线南延都在积极筹备中。

  随着过江瓶颈的逐步打开,江北新区崭新的城市面貌也将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

  一年来,16平方公里江北新区核心区城市建设已全面启动,年初排定的84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54个社会公共服务项目,截至5月底已分别启动42个、36个。

  如今,位于国际健康服务社区的鼓楼医院江北分院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雅居乐一中分校本月已开工;体量超17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华润万象城本月底开工;新区首批三座重要文化场馆——城市馆(规划展览馆及市民中心)、图书馆、美术馆已完成全球方案征集,即将开建……

  获批一周年,江北新区收获了一个精彩的开篇,举全市之力,建百姓向往之城,一个高端大气国际范、更加舒适宜居的江北新区明天将更美好!

编辑: 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