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新坍镇现代畜禽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17.02.2017 15:32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书记,放心哦!有你们镇、村干部关心与支持,暂时困难总要过去,年后新炕孵的2万多只优质苗鸡过两天就要出壳,这样,我家今年成鸡存栏总数将要突破10万只。”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在新坍镇金塘村养鸡专业大户陆发荣家,射阳县新坍镇党委书记周立耕的登门鼓励似阵阵温暖的春风,坚定了陆发荣逆势发展、规模养殖的信心。
拥有99平方公里面积、5.5万人口的新坍镇,历史上是一个以种植粮棉解决温饱、家庭畜禽养殖增收的传统农业乡镇。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崛起,镇内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与其他地方一样,已不屑于在家耕种作物、养殖畜禽,纷纷离开土地、弃下圈舍,外出进城寻求活计轻、收入高的门路。这一突变,不经意间竟然促进和加快了新坍镇零星土地流转向种田大户手中的步伐,规模化、机械化耕种程度大幅提升,粮食产量不降反升。
粮多饲料足,畜禽发展适逢其时。新坍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发展现代畜禽业产业作为消化余粮、助农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在通过广播宣传、会议动员,广泛号召广大农户恢复畜禽饲养的同时,镇、村从圈舍建设用地规划、畜牧技术服务力量配备、所需金融资金扶持、后续市场销售开拓等入手,着力将工作重点放在大户培植上,以典型示范扩规模、增总量。
卢公祠居委会杨波、孙志梅夫妻,几年前因县属企业倒闭回到家中一度无所事事,居委会负责同志及时登门走访,建议他们饲养蛋鸡,并主动帮他们调整场地、落实苗鸡。夫妻俩在镇村干部及畜禽技术人员扶持下,从千只苗鸡起步,闯过了技术缺乏、病疫防治和市场变化等一道又一道难关,现成鸡存栏常年保持在3万只以上,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夫妻档“养鸡能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曾因在外打工无功而返的新合村青年农民刘俊、李广成,在村干部鼓励扶持和镇畜牧兽医人员技术指导下,建圈抓仔,自繁自育,滚大雪球,发展生猪饲养,现已形成年出栏千头以上规模。
素有盐阜苗猪繁殖第一村之誉的贺仁村村民,针对苗猪市场走俏、养殖效益提升的态势,复栏增繁,重操老业,母猪饲养量快迅回升,现年苗猪繁殖量达万余头以上。
坐落在泄洪河道廖家沟畔的金塘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苗禽炕孵、水禽养殖村,上世纪90年代,年炕孵苗禽过亿只、饲养种鹅种鸭10多万只,先后被市、县表彰为“多种经营示范村”、“致富十佳特色村”。为能让这一沉寂多年的特色再现,镇村有的放矢,在引导以曹志将为代表的曹氏家庭恢复鹅鸭种禽规模养殖基础上,又重点帮助扶持原供销社下岗职工、有志家乡创业的陆发荣,在村里搞起将苗禽炕孵与蛋鸡养殖融为一体的综合经营产业链,年炕孵量已达500多万只、蛋鸡饲养量10多万只。
黄沙港畔的四烈、新生及运棉河畔新集、小闸口等村(居)过去就有零星饲养山羊的传统,镇、村将林地、沟滩通过确权承包,使近百农户就近搞起易饲养、市场广、效益高的山羊养殖。
横港、新合、安家洼等村(居)饲养长毛兔历史悠久,曾受到过省政府表彰。然而,近几年兔毛价格持续低迷,长毛兔饲养效益较低,镇兽医站发挥技术服务优质,从省农科院引进优质獭兔回来繁殖饲养,形成了长毛兔保种等时机、肉兔养殖先挣钱的联养共存格局。
为能让镇内畜禽养殖户养得起来,销售得出去,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新坍镇一方面注重培养发展经济人队伍,适时将畜禽产品运销出去;另一方面通过扶持创办食为天兔肉、特色醉鸡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就地加工增值,消除了养殖户们的后顾之忧。
现代畜禽业的规模化养殖,投入大、风险高,不仅需要科学的先进饲养技术,而且还要拥有及时有效的病疫防治保障能力。对此,新坍镇在坚持定期邀请市、县畜牧专家到镇对养殖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将原并入农林技术服务中心的畜牧服务职能剥离开来,恢复“新坍兽医站”,强化8名专职畜牧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在14个村(居)养殖大户中聘请委托2-5名技术人员作为帮手,协助镇兽医站及时做好所在村(居)畜禽病疫防治和饲养技术指导。去年,镇政府还投资新建一座病死畜禽集中处置站,各村(居)设立收集处置点,明确专人负责,减少病源传染机会。各规模养殖户都能按照镇、村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配套新建化粪池,有效控减畜禽粪便对河道、对环境的污染。
也正是在镇、村鼓励引导、技术服务和大户示范带动下,新坍镇从事规模化、专业化畜禽饲养的大户越来越多,家禽饲养、畜牧养殖量分别达到了百万只、十万只以上的规模,年形成产值过亿元,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作者:射农信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7.02.2017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