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老战士及后代参观"不屈的江淮、伟大的胜利"图片展
新四军老战士及后代参观“不屈的江淮、伟大的胜利”图片展——“装备虽差,新四军敢打日寇”
新华报业网讯 7月8日,60多名新四军老战士及后代专程参观了“不屈的江淮、伟大的胜利”江苏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作为展览内容的亲历者,他们和普通参观者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这些事情好多都是我亲历的,有的人都认识,罗忠毅还跟我踢过毽子。”87岁的老战士李志成是金坛人,1937年8月8日金坛就遭日军轰炸,他家原本是小康之家,房子被炸后只得进了茅山。新四军当时在茅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展览中的新四军将领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王必成他都见过,家里经常住着新四军。 展览中展出了悲壮的塘马战斗史料,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兼第16旅旅长罗忠毅、廖海涛亲自带队掩护部队突围,两位旅主官却同时牺牲。在年幼的李志成眼中,新四军就是这样一个部队——领导干部唯一“特权”是带头牺牲。“打仗时罗忠毅和廖海涛一人一个连,亲自带队冲锋。平时官兵平等,一口锅里吃饭,和大家一样睡门板。我也吃过新四军的饭呢。” 李志成对来参观的大学生们说,日军很顽固,不好打,我军牺牲很大,他当时就看到过烈士遗体从前线抬下来。即便如此,新四军从未退缩:“新四军穿得破烂,好多人都没枪只能拿根棍子,只能靠缴获,但是敢打日本。”所以一到16岁,他就立即加入了新四军。 许多人和李志成一样,年幼时就一心投奔抗日武装。“当时我就是越过这种竹篱笆去找新四军的。”86岁的老战士戴子根指着抗日军民破坏封锁篱笆的展板说,当年日伪军在他家乡如皋修这种密集的竹篱笆,企图切断军民血肉联系。15岁的戴子根和同学深夜从两个碉堡的探照灯下悄然潜越,成功投奔新四军并到苏中公学学习。提到投奔新四军的原因,老战士们多会说是日军暴行警醒了当时只有十来岁的他们。87岁的老战士刘振军老家山东章丘,鬼子到家乡时他上五年级,老师目睹日军暴行,拿起棍棒想和鬼子拼命,结果被日军杀死。“义勇军进行曲是他教会我的,我当时经常唱,后来成为国歌了。” 参观者中还有一些新四军老战士后代,他们的父辈有的已溘然长逝。新四军老战士乔信明的女儿乔春雷指着“铁军东进”板块中的两幅照片告诉记者,她父母都在照片中。一幅是东进前新四军1支队干部陈毅、叶飞、乔信明等在溧阳合影,一幅是江南抗日义勇军官兵与地方干群合影。“这其中有我母亲,她当时是江阴的大家闺秀,都能毅然走上打日本的战场。我们很自豪,我们的父母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本报记者陈月飞 链接 >>> 扬州纪念抗战对日最后一役 7日下午,扬州市委市政府在高邮烈士陵园举行活动,纪念全民族抗战全面爆发78周年和抗战对日最后一役。来自扬州社会各界群众,学生,部队官兵以及抗复老兵近千人参加了活动。 高邮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对日的最后一场战役。1945年8月侵华日军投降后,华中地区大部分城镇均为新四军收复。但是,在扬泰线和运河线,仍有部分城镇为日伪军所控制。12月15日,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刘先胜签发作战命令。12月26日晨攻进日军城防司令部。整个高邮战役历时8天,共歼日军1200余人,伪军8000余人。李 源 抗战片《军号密码》句容开机 8日,抗战少儿电影《军号密码》在句容茅山开机,9月上旬公映。届时,传说中的茅山小号手将与观众“见面”。 1997年除夕,当地一位李姓村民偶然发现,在苏南抗战纪念碑前放鞭炮,山上就会响起嘹亮的军号。当地村民认为,这是当年在望母山上牺牲的小号手,听见鞭炮声音以为是枪炮声音,于是吹响冲锋号,就把这件奇事与牺牲的小号手联系起来,“山下放鞭炮,山上吹军号”便成为茅山旅游一大奇景。《军号密码》以小号手的军号故事入手,反映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董超标葛 扬 连云港推出抗战老电影放映季 7日,连云港市委四套班子领导与1000多名学生一起观看抗战纪录片《连云港保卫战》,拉开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抗战老电影放映季活动序幕。 抗战老电影放映季活动从7月7日至9月30日,该市革命纪念馆精心挑选了《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50多部抗战影片,每周放映3场并接受社会免费预约。长春姜龙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