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蒋山村民找回“梦里老家”
延续千年文脉 重建古村文化
蒋山村鸟瞰。 蒋山村村委会供图
何氏宗祠。 蒋山村村委会供图
喜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小康路上百姓说
江苏最西南是南京高淳,高淳最南端是蒋山。方圆4平方公里的蒋山,西傍固城湖,北依连绵的花山和金山。这个苏皖交界处的小山村,已延续千年,现有村民630户、2400多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历史上,蒋山村人为填饱肚子开荒填湖;后来,他们明白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而近几年,生活无忧的蒋山村人专注于古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他们修缮宗祠,成立慈善协会,组建民俗文化艺术团,走出一条文化兴村之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蒋山村的小康之路别具一格。临近省党代会,记者走进蒋山村,听老乡畅想今后五年的小康生活。
进村如入画,远处青山隐隐,眼前家家有庭院。院内有花有果,素的是菊,艳的是棠。橘子已有壮汉拳头大,路人伸手能摘,但不会有人去摘。
“小康,当然要环境美、人心好!”到村里小店买酒的村民吴延福说,以前村里环境没人管,全村有七八个垃圾场,很多院子堆满杂物,现在环境大变样。更让他自豪的是,这里民风淳朴。这家小店墙上写着一行小字:后面有人。店内无人,村民买小物品,丢下钱,取了东西尽管走;要买大物件,嗓子一吼,腿脚不便的店主史雪头慢慢踱出来。“今天销售300多块钱,没丢什么货!”10月17日夜,史雪头告诉记者。
往村西边走,固城湖边,始建于清末的保贤局古朴如初。保贤局配大船,用于救援湖中遇险船只。救人于危难,是蒋山村自古以来的传统。去年7月,在保贤局对面的圣德戏台上,蒋山村成立村级慈善协会,617户报名入会。台上十番锣鼓震天响,台下村民纷纷捐款。全村排出69个困难户,村里富裕家庭自愿与其结对。
村民陈黑皮报名参加慈善协会,他手头不宽裕,出不了钱,就为协会出点力。他家房顶漏水多年,今年乡亲们凑了七八千元,帮他把屋顶翻新得亮锃锃的。陈黑皮说,有政府,有乡邻,不再担心残障的女儿没人管。
村子中央是何氏宗祠,门头砖雕石刻。拾阶入内,只见古柏参天,两侧厢房建有家训堂、书法室,中间享堂高耸巍峨。2014年全村募捐,加上政府资助,宗祠得以修缮。宗祠旁是新建的幼儿园和改造过的小学,孩子们愿意留在村里上学。数百年来,这座山村的清晨,琅琅读书声从未消失过。村民张小四说,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大人在附近做事,晚上一家人在一起,这种日子蛮好。
镇江财政局李金华早年读书离开蒋山村,这几年返乡,感觉儿时的味道慢慢回来了。他说,小康是全面的小康,是经济、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原先村里赌博风行,连妇女都参与。乡情变薄,互助互爱少了,兄弟间为利生仇屡有耳闻。这几年,村里整理家园,挖掘老传统,村容变样,民风改善。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捐资出力,乐善好施,成为新风气。每次回村,李金华爱四处转转,祠堂走走,到处是熟悉的味道。内心有美好的感觉,这才是他心中的老家。农民奔小康,不光是腰包要鼓,更要让人找回精神家园。
蒋山村村支书何腊保是村里成功的创业者,2010年底村委换届,他被公推直选为村支书。这6年,他忙个不停:改水,清理池塘、垃圾地,新建幼儿园。“生态立村,只是第一步。蒋山村要靠文化兴村。”他说,蒋山村文脉深厚,有春秋的传奇、汉代的古墓、盛唐的驿道、宋朝的宗祠,还有数不清的传说故事,这些好东西必须传下去。
何腊保带领全村修宗祠、立家训、兴庙会、设红榜、建慈善会、办艺术团,几年下来,村里的古风又回来了。哪家有急事,乡邻出钱出力。蒋山村,成为村民内心的依靠。
未来五年,何腊保要做的事很多。蒋山村不仅是村民的家园,也想成为外来游客的“梦里老家”。2013年,有关部门要求村里拆掉村砖窑厂60米高的烟囱,这样可以给2000多万元建设用地指标资金。何腊保坚决反对。他说烟囱代表蒋山村的一段历史,他拒绝简单靠卖用地指标生钱。烟囱保住了,何腊保找人设计,把砖窑厂改造成书屋酒庄,四周发展创意农业,把蒋山村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代产业结合起来,发展文化旅游。蒋山村的文旅项目迟迟没有得到批复。何腊保期待省党代会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希望各级政府敢担当能作为,为基层做事创造好环境。
何庚荣是蒋山村民俗文化艺术团团长,他领着40名成员把跳五猖、打莲湘、十番锣鼓等当地民俗舞得风生水起。何庚荣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到他已是三代乡村老师。平时闲暇,他最爱四处访古,满脑子传说。和风吹拂的日子,他想到村里茶馆,面对村民和游客,娓娓讲述蒋山村的古与今。
“小康,就是让我们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对吧?”何庚荣问记者。他心中早已有答案。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深秋,记者漫步蒋山村,被这个小山村的幸福生活深深吸引。
本报记者 颜芳
2016年10月18日《新华日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