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卫生应急,“救”在您身边

22.03.2017  14:22

(新华日报:2017-03-21)

 

卫生应急,“救”在您身边 江苏卫生应急十年回眸 

  指挥部下达Ⅳ级响应命令,应急队员紧急奔赴现场,对可疑伤员进行放射性污染清除……近日,一场以模拟核事故现场卫生应急为主题的培训演练在宜兴举行,演练的“主角”来自江苏省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这是全国首支国家级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伍,在紧张有序的应急处置中, 队员们展示了过硬的专业技能。

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中毒事故、突发传染病、社会安全事件及危化品爆炸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每一次突发事件都攸关群众利益,攸关社会稳定,也考验着卫生应急能力。”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说。

危急时刻显担当。10年来,从成功应对人感染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圆满完成盐城特大风雹灾害、昆山“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紧急医学救援任务;从代表国家援塞抗疫,到为南京青奥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等大型活动提供卫生应急保障……在一系列重大应急防控任务面前,江苏卫生应急体系经受住了实战考验,为群众构筑了一道公共卫生安全的“防火线”。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新挑战 ——

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档升级”

2016年12月,“江苏省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县”再添新成员——南京市六合区、无锡市惠山区、徐州市贾汪区等16个县(市、区)通过了考核评估,成为新一批省级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县。2015年,省卫生计生委启动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工程,提出到2020年全省90%以上的县(市、区)完成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一年多来,工程稳步推进,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时针拨回十年前,江苏卫生应急工作刚刚起步,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却格外复杂严峻。“作为经济大省,我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流动频繁。随着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诱发突发事件的因素日益增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将十分严重。”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汪华说。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成为江苏加快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为此,早在2007年,江苏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截至2016年,建成省级示范县67个,国家级示范县5个。

对基层卫生应急体系而言,“示范县建设”是“提档升级”的重要机遇。如今,现代化的卫生应急指挥中心,高水平的卫生应急专家队伍,信息畅通的120指挥系统,品种齐全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已成为江苏基层的“标配”。2014年,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江苏召开,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江苏经验”引得全国同行瞩目。

江苏还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组织网络,省及11个市、33个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4个市疾控中心、5个市卫生监督所、2个市急救中心,96个二级以上医院成立独立卫生应急办公室,省、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二级以上医院明确科室并落实人员具体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组织体系。省级制定下发35个卫生应急预案、39个专业技术方案并适时更新,市、县两级卫生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卫生应急管理体制、预案、制度不断健全,全省卫生应急综合能力有效提升。这些无疑是构筑公共卫生安全“防火线”的坚实基础。

公共卫生事件早预警、早处置 ——

监测预警机制让疫情可防可控

“这里是南京鼓楼医院,我院刚收治一名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患者在农贸市场工作,正在接受隔离治疗。”2013年3月28日,一通紧急电话打到了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值班室。

“难道是人感染禽流感?”省卫生计生委、省疾控中心立即派员奔赴鼓楼医院,指导应急处置。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从事家禽宰杀,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结合临床症状、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高度怀疑患者感染禽流感病毒。

面对疫情,省卫生计生委迅速组织由临床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检测、健康教育和综合保障等多专业组成的应急处置小组开展工作:综合保障组立即组织专家,制定方案,依照政府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要求协调部门合作;流行病学调查组赶赴病家和农贸市场,开展病毒传播模式调查和传播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组连夜编制《人感染禽流感病毒防治知识问答》,及时有效地开展媒体宣传,消除公众恐慌;实验检测组24小时倒班,对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很快,“元凶”被锁定——江苏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在此次疫情的应急处置中,江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快速响应,为科学救治赢得了时间、掌握了主动。“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关键在于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省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主任顾帮朝说,近年来,我省创新开展传染病、公共卫生专业领域的监测预警工作,力争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通报、早处置。

2011年,省疾控中心依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创新平台”,在全省推动呼吸道、肠道、自然疫源及虫媒三大类传染病的综合监测,在13个市建立了以流感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为基础的呼吸道病毒监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网络,以手足口病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为基础的肠道病毒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网络。

2011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用“省级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开展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目前已覆盖13市、6343所学校,对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起到了关键作用。

江苏还启动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媒介生物等专业均建立了各自领域内较为完善的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在全国率先推进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目前,全省各级每月开展日常风险评估,及时开展专题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布预警、提出应对建议,调整防控措施。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

淬炼一支能打硬仗的卫生应急队伍

勇赴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灾区,代表国家援塞抗疫,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面对突发事件和疫情的严峻考验,江苏卫生应急队伍一次次用汗水、技术与爱心,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卫生应急任务。

2016年6月23日,盐城突遭强冰雹、龙卷风双重灾害袭击,现场房倒屋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省卫生计生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当天从省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派出胸外、脑外、普外、骨科、急诊、ICU等共27名专家到各救治医院,指导、参与救治工作,截至7月1日,集结2700余名医护人员直接战斗在救治第一现场;调集传染病防控国家应急队,携带理化检测车、消杀车、发电车等紧急赶赴现场:建立灾区7个乡镇21个村及9个安置点全覆盖的传染病应急监测体系,对灾民安置点进行环境杀虫,指导灾区做好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禽畜尸体等卫生消毒处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有序开展起来,帮助灾区实现饮用水监测、环境消杀、卫生宣教、疾病监测等4个“全覆盖”,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

卫生应急队伍是卫生应急核心力量之一。近年来,江苏着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卫生应急队伍,国家和省累计投入5500余万元,建成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和国家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依托省内实力较强的医疗卫生机构,组建8类18支171人的省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伍……截至目前,省、市、县共组建628支、9336人的卫生应急处置队伍。

枕戈待旦,技压千钧。江苏卫生应急队伍在实战中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技能,摘获全国传染病应急技能、中毒应急技能等竞赛头名,展现了我省卫生应急队伍的良好的职业素质。

淬炼多年,利剑出鞘。2014年,江苏卫生应急队代表中国远赴西非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疫情,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这支45人的医疗队在执行任务期间,收治疑似埃博拉病例80例,确诊5例,4例治愈,全队无一人感染,保证了“打胜仗、零感染”,赢得了塞拉利昂政府、人民的广泛赞誉。

屡创医疗救治奇迹 ——

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凸显关键作用

2014年8月2日,昆山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全力以赴抢救伤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了因伤死亡、因伤致残,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此次紧急医学救援中,省市县三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发挥了关键作用:全省120联网运行畅通无阻,第一时间指挥调度;基层现场处置能力全面提升,所有伤员第一时间得到紧急救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门类齐全,危重伤员第一时间分类收治;烧伤救治资源全面统筹,医疗救治资源第一时间安排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因伤死亡、因伤致残,从而创造国内国际烧伤医疗救治史上的奇迹。

“面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考验,时间和效率就是健康和生命。”江苏从2011年开始率先在全国推进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分区域、分专业规划、布局,先后建成八大类17个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015年进一步完善基地门类,增加儿科、中医综合、应急心理干预3个门类5个省级基地,2016年新增儿科、综合2个省级基地,各市陆续建成三大类(综合、中毒、传染病)56个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核辐射污染定点去污洗消医院、食品饮用水放射性污染监测实验室,100个县(市、区)建成两大类(综合、传染病)131个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各级共建立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30个,江苏“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行高效、技术先进、保障有力”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确保数量增长的同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也注重内涵发展。制定日常管理规范性文件、基地专业建设和考核标准,召开专题培训研讨会,从规划种类、业务指导、建设标准、队伍管理、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督查考核等7个方面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实行规范管理。

急救知识送到百姓身边——

卫生应急,“救”在您身边

2016年,被称为心脏病人“救命神器”的3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省和设区市政务大厅“上岗”。未来,省卫生计生委还将逐步扩大投放范围,在机场、地铁、车站、学校等人群集聚较多的公共场所安装。这是江苏2015年起启动的“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一项重要内容。据专业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猝死约120万人,居全球第一,而90%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其中心脏性猝死的抢救存活率不足1%。推广这项工程,旨在通过实施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卫生应急体验馆、公共场所设置AED和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等系列活动,促进全民自救互救素养与能力提升。

2016年11月,镇江市急救中心培训人员来到镇江市武警支队,为官兵讲解常见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方法,手把手传授心肺复苏技能,在场官兵表示获益匪浅:“我们掌握了以前不了解的急救知识,对今后更好地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有很大的帮助。”

引导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到卫生应急工作各个环节,是“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的核心。2015年以来,各地广泛开展卫生应急“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指导群众掌握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省开展“六进”活动培训约16万人次。

同步推进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建设。2015年江苏首个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镇江市急救科技体验馆正式开馆,吸引不少市民前往参观、学习。截至2016年10月底,该馆已免费接待群众10200多人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依托南京市急救中心建设的卫生应急体验馆于2016年免费向社会开放;江苏省血液中心“血液的奥秘”科普教育基地增设了卫生应急专馆……一系列体验馆在全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江苏还探索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等网上平台,与120急救中心、急救志愿者高效融合,为群众提供全、新、快、准的卫生应急政策、急救知识、预警提醒、咨询急救等服务。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自导自演的“广场舞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就走红网络,收获了上千万的点击量。5分钟的视频,有故事、有科普,再配上旋律简单的说唱音乐,让网友们轻松学会急救知识。

健康顾问“走进”千家万户

12320卫生热线为群众健康护航

“我最近总拉肚子,请问该注意些什么?”

“您好,夏天是腹泻的高发季节,一般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喝过多的冷饮或者着凉等原因造成的。建议您多喝热水,不要吃生冷食物,注意保暖,如果仍得不到缓解,建议您去医院就诊。”

这是江苏12320卫生热线每天千万通电话的一个缩影。江苏是全国12320建设第一批试点省,早在2007年底,全省13个设区市就全部开通热线。

目前,江苏12320卫生热线在全国率先从传统“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向“医疗卫生全方位服务”模式转变,拓展“健康咨询服务、健康行为干预、自助智能医疗、医疗服务投诉、健康宣传教育”五位一体服务,涵盖了“健康知识咨询、预约挂号服务、专家在线答疑、医疗服务投诉、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控烟戒烟、医院满意调查、自助语音问答、突发事件报告、手机短信服务、医检报告查询、微信微博互动”等12项服务功能。

2009年起,江苏12320推出热线预约挂号服务,大大缩短了市民看病就医的时间,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2012年南京市预约挂号服务平台与江苏省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顺利实现对接。省、市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实现共享资源,为全省人民提供更方便的预约挂号服务。2015年,江苏12320以卫生信息化技术为依托,通过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进一步拓展预约挂号服务内涵,目前全省12320通过热线、微信等平台日预约挂号服务量达一万多人次;日均服务量、话务量均居全国第一。12320人通过电话、网络、新媒体,用真诚、真情、真心的服务,守护群众健康,真正做到了“12320,健康伴你行”。

10年来,我省卫生应急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始终不懈努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王咏红说:“我们将不断把江苏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提高到新水平,全面推进全省卫生应急事业,为健康江苏建设和综合医改试点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