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委:新动能加快积聚 就业创业稳中有进

16.08.2016  12:07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形势稳中有好、稳中有进。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同比基本持平。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保持总体稳定。同时,就业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征,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
  一是共享经济茁壮成长,催生了大量新就业形态。随着移动互联网、APP、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共享经济迅速发展,汽车共享、住宿共享、社区服务共享等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催生了大量新增就业机会。据有关机构初步测算,2015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1.95万亿元,全职从业人员约1000万人,平台企业员工超过140万人。58同城网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专车共享领域用工需求同比增长了36.4%。
  二是消费升级催生新动力,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各类新服务不断涌现,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需求持续提高,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转岗就业。今年上半年,58同城网大数据分析显示,教育、娱乐、医疗保健行业用工需求同比分别增长57.1%、40.2%、13.6%;四川省城镇新增就业中服务业占比达72.42%,同比提高8.72个百分点。
  三是返乡创业快速推进,带动就业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和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意愿不断增强,返乡创业人数不断增多,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显著。2015年,山东省返乡创业人员同比增长了一倍左右。山东省泰安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带动2.2万农民工返乡创业,直接吸纳了8.7万余人就业。2012-2015年,湖北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由167.5万人增长到了341.4万人,年均增长约27%。
四是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重点人群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今年以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类稳就业、促就业的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已下拨276亿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阶段性降低了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费率,规范并适当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援企稳岗效果逐步显现。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持续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下半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聚焦关键环节、脆弱环节、基础环节,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全力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第一,进一步完善以就业为底线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就业为核心目标,不断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预研储备,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千方百计增强经济发展吸纳就业能力。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中央投资计划稳增长、补短板、保就业的杠杆效应,加大对中西部铁路、棚户区、水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支持力度,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加大对新经济、新就业的政策支持。加快调整政策取向,通过完善风险控制、质量安全、税收、社保等方面政策法规,促进社会资源通过共享实现高效充分利用,推动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加快发展,创造更多新增就业机会。支持符合条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新经济创业就业人员,充分享受现行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培训等扶持政策,增强新经济带动创业就业能力。
  第三,统筹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和职工安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促进行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尽可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和维护职工权益,落实好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转岗安置、开发公益岗位等妥善解决好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
第四,加快培育更多区域经济和就业增长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中心城市吸纳就业龙头作用,创造更多区域性经济和就业中心。大力支持返乡创业,积极培育接续产业,缓解困难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结合正在开展的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凝聚政府与市场合力,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创业园区,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带,以返乡创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
  第五,妥善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对于大学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及转岗流动就业人员,重点通过就业信息网匹配对接,促进劳动者流动就业。对于失业人员、下岗职工,通过健全职业培训网,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其就业能力,缓冲、化解结构性失业风险。对于临近退休年龄、技能偏低、再次就业确有困难的人群,通过织密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