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直指创作时弊
尤需提及的突出表现是,一些文艺创作完全由金钱主宰、由市场驱使。表现之一,乱改剧本。演员孙红雷曾公开炮轰某些投资商不懂业务,却抱着不良目的大改剧本,为了捞钱,把好剧本生生毁掉。如此拍出来的影视剧,还有多少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表现之二,跟风创作。看到哪类题材畅销或者票房高、收视率高、市场畅销,就跟风炮制同类题材作品,不惜背负抄袭骂名,也要粗制滥造地推出“快餐式作品”,市场倒是有了,但却充满了铜臭味。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只是快餐式消费,毫无生命力。
由此观之,“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应成为文学艺术界创作的箴言。这就要处理好“叫座”与“叫好”的关系——哗众取宠、趋利媚俗或许会“叫座”,但未必能被人“叫好”,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质量有保证,才能“叫好”又“叫座”;也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光有经济效益终究是短期的,只有具备了社会效益,才能得到人民尊重,得到可持续创作与发展;还要处理好商业与艺术的关系——文艺作品不同于一般商品,不光要具有商业价值,更应具有“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艺术价值。
具体到出版社、影视制作机构,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的教诲,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社会、为历史、为未来留下不朽的作品。
总而言之,对于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文艺创作者和文艺制作单位而言,“要让金钱来追逐艺术,而非艺术去追逐金钱”(英国当代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之言)。正如习近平所说,“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文艺不做市场的奴隶,才能“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