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城街道推荐“文明家庭” 14户家庭入选
昨天,靖城街道举办“文明家庭”推荐会,在60户初选家庭中,最终有14户家庭入选。
在推荐会上,宣讲员现场宣讲14个入选“文明家庭”的文明故事,听完这些故事,来自街道各村居、机关的工作人员,纷纷谈起了听后感,感慨身边的故事最动人。这14个家庭来自14个不同的社区,包括诚信、慈孝、绿色、拥军、公益、创业、书香、优教和自强9大类别。
靖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玉平介绍,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文明家庭”推荐面向街道所有家庭,街道还将开展争创“文明家庭”、传承家风家训、展示家庭文化等活动,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家庭文明理念,营造人人讲道德、家家创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听文明家庭故事 闻文明之花芬芳
■慈孝家庭史桂华家庭:
柔肩扛起一个家
史桂华是北大街社区的热心楼组长。不了解她的人不知道,她的家境不太好,丈夫早年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大家子人:93岁的婆婆患病,随时需要她的照料;小叔子一家四口是聋哑人,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她的帮助;孙女年纪尚小,由她接送抚养。面对生活的艰辛,她以柔弱的双肩排除万难,成为了家里家外的主心骨,还把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绿色家庭倪丽云家庭:
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
每年,倪丽云都要订阅环保杂志,如绿色食品、节能小窍门等,把环保落实在行动上。女儿结婚时,倪丽云买的家电首选环保产品,电视机选择防静电产品,电冰箱是无氟绿色冰箱。她还在家中安装了节水水龙头,家里人用过的洗菜水和洗衣水都不浪费,用来冲厕所或者浇灌花木。
■拥军家庭袁静仙家庭:
好男儿志在军营
袁静仙全家对军人都有着特殊的情感。袁静仙与丈夫朱明强从小青梅竹马。1983年,朱明强参军了,作为独子参军,在当时的农村很少有,但全家和未过门的袁静仙,都全心全意地支持。好男儿志在军营,这是袁静仙常挂在口中的一句话。
让袁静仙高兴的是,2007年,儿子朱燚考取军校,得以让这个家庭的军队情结延续。
■公益家庭孙明芳家庭:
“三奶奶”和“小呆子”的爱
今年58岁的孙明芳,常被人称为“三奶奶”,她是虹桥社区的保洁员,为社区的环境贡献一份力,她更是一个孩子的一盏明灯。二十多年前,“小呆子”流落到东环,晕在了孙明芳的店门口。孙明芳看到后,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从此和“小呆子”结下了缘。
热了,孙明芳帮他添置席子、风扇,教他怎么用蚊香;冷了,孙明芳给他添置御寒的衣服;饿了,孙明芳给他做菜。这个智商有缺陷的残疾人,结束了漂泊。
2007年,孙明芳生了场重病,住院期间“小呆子”居然买了盒牛奶,跟着众人去医院看望。正是孙明芳的照顾,让只会傻笑的“小呆子”懂得了爱。
■创业家庭刘士铃家庭:
百蔚园里的绿色事业
刘士铃家住东兴街社区,1999年元月,她下岗后秉承父志,在越江宜稼村租用60亩废砖窑厂创办了百蔚园花圃。经过废田改造、播种扦插、自繁自育十多年的努力,刘士铃的百蔚园扩展到了450亩,形成了具有乡土特色的苗木生产基地。目前,百蔚园是我市集绿化园林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园林公司。
开办以来,她先后自筹资金投入5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及苗木培育种植技术改造,建设了一座连体温室,改建了自动喷雾全光照扦插苗床,用于培育种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缩短生产周期。
百蔚园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保护了乡土树种资源,推动了乡土树种的繁植与发展,为靖江绿化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书香家庭张芸家庭:
爱上阅读是一种乐趣
张芸家算不上书香门第,小时候家里也没有几本像样的书。如今,张芸和儿子常窝在家里读书,互不干扰。
有时候,张芸常和儿子吐槽沈石溪写的《羚羊飞渡》是“扯淡”,《狼图腾》的文化偏见,法医秦明系列太重口味……儿子再循着张芸的观点发表言论。家里面藏书很多,随便说到家中的哪本书,张芸和儿子总是能准确说出书本的位置和书上大致介绍的内容。在家中,儿子也常常挑选有意思的书和大家分享。倚着多年的阅读经验,张芸常常念叨着,生活就在自己的实践里,在自己身边。
■诚信家庭岳雷家庭:
一个摄影店的诚信经
执着于摄影的岳雷,专心致志学习摄影,开了家照相馆。二十年来,岳雷夫妇从未多收一分钱,也从未以次充好,希望照出来的照片如同繁花盛开在人们心中,让人历久弥新。
如今,岳雷夫妇还是布市里社区的志愿者,妻子刘卫萍肢体残疾,一有空就拉着丈夫给辖区的老人们免费拍照。他们,用诚信坚守着一方小天地。
■优教家庭高季江家庭:
乐做社区的“好老师”
高季江夫妻俩都是教育工作者,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结婚二十年来,通过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他们的儿子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高季江全家人还都热心公益,自从加入虹茂社区志愿者队伍以来,一直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是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骨干。社区里面几个叛逆的小男孩,一个个都被高季江“收拾”得服服贴贴,家长们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小男孩们每次看见高季江,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好老师”。
■自强家庭李素芬家庭:
47年不离不弃的坚守
47年前,李素芬嫁到光明村时,小姑朱银珍才10岁,小姑小时候患过脑膜炎,智力受到严重影响,智商仅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生活无法自理。从那时起,李素芬既当嫂子又当娘,照顾这个“长不大的孩子”,洗头、洗澡、换衣服……一件事情接着一件,点点滴滴都在她的帮助下完成。在公婆、丈夫相继去世后,李素芬依旧没有放弃这份责任,始终对小姑无微不至地照顾,在她的影响下,儿女都对姑姑爱护有加。
李素芬和她的小姑子之间的情谊,感人至深,早已在乡邻间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