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信息学院对接地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4.12.2014  17:3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特色地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强化顶层设计,整合教育资源
      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规划教育方案和制度,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经费;根据《2014年“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围绕以淮安历史文化名人韩信、吴鞠通为代表的博爱精神、以梁红玉、边寿民为代表的担当精神、以关天培、左宝贵为代表的献身精神、以吴承恩、阎若璩为代表的创新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价值取向,以专题讲座、互动讨论、古迹寻访等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整合师资力量,组建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队伍,通过集体备课、沙龙研讨、课题研究等方式,研究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突出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价值观教育有关内容;开设《淮阴侯韩信》、《吴承恩与<西游记>》、《走近周恩来》等特色地域文化选修课,编写《传统文化概论》、《名著赏析》、《传统诗词赏析》等相关校本教材、讲义。在制度设计、师资配备、课程开发上下功夫,做好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顶层设计。
      二、深化特色活动,丰富教育形式
      开展“地域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十番锣鼓、花跷扑蝶、淮剧、博里农民画、小淮绣等传统艺术专场;打造“明德讲坛”、“知行讲堂”等文化品牌,邀请校外专家开展国学讲座;成立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宣讲团,组织开展“运河文化”、“淮水安澜”等淮安地域文化宣讲;组织开展“国学季风”主题教育活动,包括“一读、一讲、一演、一赛、一秀”的“五个一”重点活动,通过名著阅读沙龙、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经典剧目展演、知识竞赛及家乡传统文化寻访展示等途径,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打造传统文化实践平台,成立了“古风学社”、“情采文学社”等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社团,成立“及时雨”志愿者服务队、“蒲公英”志愿者协会等青年志愿者团体,组织创建“周恩来班”,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引领学生、以志愿助力省十八运与文明城创建等活动激励学生、以周恩来精神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打造传播平台,提升教育效果

充分利用各类线上新媒体,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网站,利用好手机报移动客户端和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置“与人为善”、“出入相友”、“隆礼重法”、“言必信,行必果”等话题讨论版块;以线上平台为依托,开设“淮信大讲堂”,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组织“线上社团”,以“学而知”、“宽而仁”、“直而温”等传统价值理念与QQ群、讨论组、微博群等形式凝聚学生,让学生在思辨中逐渐成长成熟,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学校宣传栏、橱窗与微博、微信等线上线下宣传平台为依托,学生通过加粉、扫码便可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的纪念活动;通过微信扫码“举手”,组织“关爱他人温暖自己”主题学雷锋体验式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四进社区”,积极开展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为主题的“五心”教育活动;组织以“仁爱”超市义捐、“诚信”书架行动、文明城市共建行动、依法治国大讨论、向“”鞠躬传统美德宣讲活动、服务“十八运”与“文明城”志愿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六个暖冬行动”;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宣传平台选树一批先进典型,组织“淮信先锋”推选活动,宣传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感动校园”学生人物、校园励志之星等的先进事迹,开展“淮信社会公益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班集体、优良学风宿舍等各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拓展网络平台、善用中华传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在学生间进一步筑牢固了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在美的享受、活动的引领、“正能量”的推动下,产生共鸣、形成共识、陶冶情操、得到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以传统文化为结合点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志成才”、“传播正能量”、“实现青春梦、成才梦,推动中国梦”已成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精神风貌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开花、结果。